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踝关节外骨骼可用来提高人的行走效率,辅助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等进行日常活动或康复训练,但外骨骼的助行模式会对穿戴者的下肢肌肉激活与协调模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一款绳驱动踝关节外骨骼,设计了不同助力时机与助力大小组合的助行模式,采集了7名穿戴者在跑步机上以1.25 m/s速度水平行走时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研究不同助行模式对穿戴者下肢肌肉激活与协调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比目鱼肌激活程度在踝关节外骨骼助力时有明显降低,在助力时机为步态周期49%、助力大小为0.7 N·m/kg时,最高可降低(38.5±10.8)%。并且,相对于助力时机,助力大小对比目鱼肌激活程度影响更为显著。踝关节外骨骼不同模式助行时,所测量下肢肌肉可分解为5个基本协同模式,且合适的助力时机与助力大小条件下,下肢肌肉协调模式和正常行走相比改变较小。此外,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股直肌-半腱肌的协同收缩度在外骨骼助力时比正常行走均有升高。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健康穿戴者如何调整自身的神经肌肉控制机制来适应不同外骨骼助力,并为选择合适的助行模式以及合理利用外骨骼提高行走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圆球阴道前庭黏膜上提法行阴道成型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圆球阴道前庭黏膜上提法行阴道成型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后成型阴道深约8—12cm,人工阴道弹性好,黏膜湿润粉红,患者术后感觉满意。结论腹腔镜下圆球阴道前庭黏膜上提法行阴道成型术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微创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以慢性下腹痛、低位腰痛为主症的特殊病证。多发于育龄妇女,本病难以速愈,且易于复发,严重时可影响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造成痛苦,尽管PCS已被认识多年,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其治疗一直不甚满意,我们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艾灸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Cx43及其构成的缝隙连接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取正常皮肤2例、正常修复组织2例、增生性瘢痕5例、瘢痕疙瘩5例,用特异性抗体(Cx43)作为标记物,用胶体金标记的IgG作示踪物进行免疫电镜观察Cx43的分布与表达,并对其进行定位,同时观察不同标本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Cx43在正常修复组织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及近胞膜上表达,且明显集中于粗面内质网;Cx43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粗面内质网中见到少许Cx43金颗粒的聚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仅在胞浆中见到少许Cx43散在金颗粒。结论:成纤维细胞Cx4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造成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异常,从而导致病理性瘢痕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受者短期预后、肝移植的手术时机以及MELD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肝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随访30天后存活组(12例)与死亡组(18例)的术前MELD评分,以MELD分值25和30为界线将病例分组,比较存活率以及肝脏病理,分析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与非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病例的MELD分值。结果所有患者术前MELD评分平均值为28.92±13.45,术后随访3个月总生存率为40%,其中存活组与死亡组术前MELD评分分别为21.56±11.83和33.82±12.43(P〈0.05);以MELD评分25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3个月存活率为63.6%和26.3%(P〈0.05);以MELD评分30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3个月存活率为53.3%和26.7%(P〉0.05):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组与非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组患者术前MELD值相比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2.38±12.69和33.28±12.41(P〈0.05)。结论MELD评分可评估肝移植受术者的短期预后,肝移植受者MELD评分值在25分时比30分时行肝移植术更有意义,MELD评分与肝细胞坏死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可受强力霉素调控的高表达外源基因的真核表达体系ALC-pTet-on Advanced细胞株,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将质粒pTet-on Advanced转染至成釉细胞系(ALC),用1 000μg/mL的G418筛选抗性克隆。用RT-PCR进行DNA的整合鉴定,并瞬时转染荧光素报告基因(pTRE-Tight-Luc)对pTet-on Advanced阳性克隆株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G418压力筛选后,获得了13个细胞克隆株,RT-PCR检测均表达反义四环素转录激活子(rtTA Advanced),PCR产物测序结果与pTet-on Advanced基因序列一致,表明pTet-on Advanced基因片段已整合进小鼠成釉细胞基因组DNA,荧光素报告基因功能鉴定获得l株诱导表达倍率为22.1的克隆株,且pTet-on Advanced基因阳性的成釉细胞株的形态和生长度与正常成釉细胞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成功地获得l株诱导表达倍率为22.1的高表达成釉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EMPs在成釉细胞中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张娟娟  朱安娜  刘娜 《妇幼护理》2022,2(8):1870-1873
目的 研究小儿阑尾炎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入我院 68 例病发阑尾 炎(穿孔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肠 外营养,观察组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和比较两组的营养相关指标,并发症,住院天数及费用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前 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第 7d,观察组 Hb、血氯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观察组血 钾、血钠、尿素氮及 Alb 等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腹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0.00%)小于对照组(2.94%) (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阑尾炎 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改善营养相关指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8.
邓茂芳  冯思思  张娟娟 《癌症进展》2021,19(15):1557-1560
目的 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39例(IM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及B组32例(常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评分均升高,且于治疗后2年达到峰值,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A组患者FACT-G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及术后3年,A组患者生存率均高于B组,复发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Ⅰ°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M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可提高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导致患者不满意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患者满意的对策。方法:选取2005年和2007年在西安市第一医院住院后出院的患者各1000例,通过电话回访比较患者对护士及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导致患者不满意诸多因素。结果:2007年患者对护士、护士长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2005年,但在不满意的具体内容上两年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培养护士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时从患者角度出发,遵从、珍视患者的不同生活经历,使患者身心满意;将热情服务贯穿护理的全过程;加强护士“三基”水平,提高护士技能;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0.
背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常导致患者双侧中心视力下降,其基因突变频谱并不完全清楚. 目的 筛查中国人群LHON线粒体ND1基因的突变位点并明确其突变频谱.方法 经温州医学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收集临床诊断为LHON患者894例和正常对照者134名,抽取受检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受检者线粒体ND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修正的线粒体剑桥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筛查突变位点并分析其突变频率.结果 本研究在894例LHON患者的ND1基因中发现了7个与LHON相关的突变位点G3316A、T3394C、G3460A、C3497T、G3635A、G3733A、T4216C,携带这7个位点的患者共100例,占11.19%,其中与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共存者29例(3.24%).这几个突变位点在病例中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57%、2.23%、1.45%、3.80%、0.67%、0.11%、0.34%,其中G3316A、T3394C、C3497T、T4216C在正常对照者中也可检测到,分布频率分别为4.48%、2.99%、4.48%和1.49%,经分析在LHON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26,P=0.336;x2=0.052,P=0.820;x2=0.142,P=0.707;P=0.129),而其他一些在欧美人群中报道的位点,如G3376A、G3496T、G3700A、A4136G、T4160C、C4171A在中国LHON人群中并未发现. 结论 线粒体ND1基因是中国人群LHON的一个突变热点区域,约11.19%的中国LHON患者与ND1基因突变有关.G3635A、G3733A为中国人群中少见的致病突变位点,而G3316A、T3394C、C3497T、T4216C本身并不足以致病,但可能对LHON外显率和表型的表达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