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三带喙库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我们于1987~1991年连续对郑州市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监测,并对乙脑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外科治疗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心肌保护方法、手术方式。结果 低心排综合征5例,活动性出血二次开胸止血3例,脑栓塞2例,迟发性心脏破裂1例,肾功能不全1例,肺部感染1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围术期处理,加强术中心肌保护,彻底纠正瓣膜畸形及注意人工瓣膜的选择,重症心脏瓣膜病亦可取得良好的早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老年人全切肺切除术肺功能耐受性评估及围术期处理水平。方法 对25例老年人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作患侧全肺切除术,讨论病例选择及围术期处理。结果 全组成功23例,死亡2例。结论 病变广泛患者,如肺功能达到要求及术前积极处理后好转,亦可行单侧全肺切除术,但右肺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心里干预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由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疟必清系国内合成的磺胺类治疟复方药物。本文作者用以治疗间日疟59例,并与单用氯喹治疗者19例做对照。主要结果:1.疟必清组症状控制平均天数稍多于氯喹组(1.75天:1.42天);2.疟原虫阴转例数疟必清组59例104小时后仅达77.9%,而氯喹组19例80小时后即已达100.0%。虽疗效稍次于氟喹,但本药可能有防止产生耐药虫株的作用,故作者认为在有抗氯喹虫株的流行区此药的使用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牵引、按摩加超短波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痛的护理。方法:对我院从2009年8月到2012年1月共收治的100倒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牵引、按摩加超短波,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采用牵引方法。连续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26例(52%),显效的患者12例(24%),有效的患者8例(16%),无效的患者4例(8%),总有效率是92%;对照组的50倒患者中,治愈的患者12例(24%),显效的患者8例(16%),有效的患者10例(20%),无效的患者20例(40%),总有效率是6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对其进行牵引、按摩加超短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胸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以进一步提高其治愈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13例胸骨恶性肿瘤,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5年生存率23.1%. 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胸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肿瘤的大小、局部受侵程度、癌细胞未分化程度与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31例,对照组按留置胃管行常规护理及治疗,康复组入院后即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训练,未给予留置胃管。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38.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有明显的效果,避免了鼻饲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护理人员操作上的繁琐,便于患者出院后的营养管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