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38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杏果  李银水 《北京医学》1997,19(4):248-24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 3例患者以颅脑肿物为首发症状,另3例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出现颅脑肿物,6例患者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对常规化疗反应差。结论 MM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颅脑肿物为表现的患者较为少见。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1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6月—2007年6月178例MM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0~60岁者患病率最高(56.2%),40岁以下发病率高于国外,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骨痛是MM的常见首发症状,以腰骶痛为主。骨髓瘤细胞中位数值为0.22。骨组织活检有助于MM诊断。47.8%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为主,高龄患者感染率高。感染是MM的主要死因(50.0%),60岁以上患者早期死亡率相对较高。双磷酸盐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使75.0%的复发、难治患者得到缓解。结论MM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多种指标异常。高龄患者早期死亡率相对较高,双磷酸盐及沙利度胺治疗MM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2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确诊的初治MM并行化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化疗,42例合并放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型、有无重度贫血、血β2微球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有无低蛋白血症、血钙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骨病分级(MBD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评分)、有无复杂核型(G显带核型分析)、有无淀粉样变、有无肾损伤、有无截瘫及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R)、有无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随访至2015年3月,随访时间1.0~180.0个月。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因素及采用生存曲线分析DS分期、ISS分期与MM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19例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根据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及ISS分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分层患者的预后。结果 202例MM患者中53例(26.2%)达到CR,96例(47.5%)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9例(14.4%)达到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88.1%。截至随访时间死亡120例。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7%、70.6%、36.1%、7.6%。OS为1.0~180.0个月,中位OS为51.0个月;PFS为1.0~91.0个月,中位PFS为38.0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复杂核型、淀粉样变、截瘫、沙利度胺维持治疗与OS有回归关系(P<0.05);年龄、重度贫血、复杂核型、截瘫、沙利度胺维持治疗与PFS有回归关系(P<0.05)。不同DS分期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0,P>0.05)。不同DS分期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2,P<0.05)。不同ISS分期患者OS、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037及32.22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重度贫血〔32%(8/25)与6.2%(11/177),χ2=0.512,P=0.039〕、有无淀粉样变〔66.7%(4/6)与7.7%(15/196),χ2=11.460,P=0.007〕患者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是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β=2.178,SE=0.915,Wald χ2=5.669,P=0.017,OR=8.826,95%CI(1.470,53.002)〕。不同危险因素分层患者OS、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M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高龄、合并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复杂核型、淀粉样变、截瘫的患者预后较差,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期,ISS分期较DS分期更有预测预后的意义,合并淀粉样变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大。根据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及ISS分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对预测患者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血中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血糖过高的原因不单是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且与胰升糖素分泌过多或生长抑素分泌缺少等其他因素有关。组织胺(HA)和5-羟色胺(5-HT)广泛分布于消化系统内,同属APUD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系乙酰胆碱分解酶,反映迷走神经功能。本文观察了糖尿病患者全血HA、5-HT含量和红细胞AChE活性的变化,以及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此三指标的恢复情况,以期为神经、体液调节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临床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表现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的年龄为19~69岁,中位年龄5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单发病灶13例,多发病灶2例。骨病变部位x线及CT表现以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及骨扫描可对诊断提供帮助。病理组织学类型多为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结论该病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单骨侵犯多见,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所提示但不能定性,骨病变部位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确诊依据。治疗以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放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