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济南地区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情况进行了医院调查。共发现12岁以下AFP病例80例,其中脊灰17例(占21.25%),格林巴利氏综合征(GBS)40例(占50.00%),其它AFP病例23例(占28.75%)。发病多集中于5~10月份,各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灰病例发病之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脊灰AFP病例(P<0.0l);分析其疫情报告情况,脊灰、GBS及其它AFP病例的报告率分别为100.00%、12.50%和43.75%(X2=38.28,P<0.01).上述病例集中于济南市及其邻界5个地市,共65例(占81.25%),以12岁以下儿童人口数计算,所有AFP、非脊灰AFP以及GBS病例的发病率分别为1.11/10万、0.89/10万和0.53/10万。该结果有助于初步了解我国北方省份AFP病例的发病状况,并提示目前我省脊灰疫情监测系统尚不够灵敏,仍需加强医院对AFP病例的疫情报告和防疫部门的疫情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2.
山东省1999~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为了解山东省麻疹流行状况 ,更好地指导今后加速麻疹控制工作 ,对山东省 1999年和 2 0 0 0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 :两年全省共报告麻疹 2 138例 ,2 0 0 0年报告发病率为 0 6 2 / 10万 ,比 1999年下降6 5 75 % ,为历史最低水平。病例分布广泛 ,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 ,以爆发为主 ,局部爆发影响着全省的发病强度。病例主要集中在 15岁以下儿童 ,其中 1999年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占 4 4 34% ;2 0 0 0年以学龄儿童为主 ,占 5 1 4 6 %。麻疹发病主要与免疫失败有关 ,其次与实际接种率不高有关。今后在抓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 ,适时开展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 ,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预防和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53.
一起学龄儿童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爆发原因,以控制风疹流行。方法对2001年3-4月发生在鲁西南地区的嘉样县及其相邻的郓城县部分中小学生风疹爆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ELISA法检测麻疹和风疹血清IgM抗体。结果共报告病803例,范围波及4个乡镇,以嘉样县黄垓乡发病最多,占总病例的65.3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5岁年龄组的在校中小学生(97.15%)。调查分析显示,该两地学龄儿童此前均末进行过风疹疫苗接种。结论兔疫空白的存在是造成发病的直接原因,疫情报告不及时和由于种种原因应急兔疫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首次应急接种率仅为11.86%),是导致疫情蔓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Freeze-dried;VarV-Fd)的临床反应及免疫原性.方法 选择年龄在3~9岁的托幼机构儿童和在校小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将入选的5192名观察对象分为试验...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山东省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AEFI)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所持态度及工作现状。方法对市、县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市、县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AEFI的一般知识有所了解,但不细致,仍需加强相关培训。AEFI已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开展,亟需建立和规范AEFI监测系统,完善AEFI的处理和补偿(赔偿)机制。结论山东省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AEFI的信息比较关注,但其报告意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6~2010年风疹流行特征,为风疹防控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对山东省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山东省累计报告风疹7 997例,年均发病率为1.7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22/10万、1.08/10万、1.36/10万、1.38/10万、0.55/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超过3/10万的有淄博市、滨州市、济南市、泰安市、东营市、莱芜市;男性发病4 962例,女性发病3 035例,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2.10/10万、1.31/10万;0~1、2~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2.80/10万、1.32/10万、2.03/10万、5.28/10万、9.85/10万、3.09/10万、1.09/10万、0.43/10万、0.05/10万。7 997例病例中,1~7月发病占96.09%;学生占67.73%,工人占8.95%,散居儿童占6.50%,托幼儿童占3.05%,农民占3.35%,其他占10.45%。[结论]2006~2010年,山东省风疹发病率高于往年水平。15~19岁、学生仍为风疹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山东省西部地区健康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血清抗体水平。[方法]2010年11月,采集淄博、枣庄、莱芜、滨州、菏泽5市2~5岁、7~14岁健康儿童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ELISA)吸附法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结果]合计检测儿童661人,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均阳性的415人,抗体阳性率为62.83%。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72%、75.82%、82.32%,GMC分别为1 086.93IU/ml、57.42IU/ml、79.79U/ml。麻疹抗体阳性率,2~5岁不同地区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疹抗体阳性率,2~5岁组高于7~14岁(P<0.05),不同地区2~5岁、7~14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炎抗体阳性率,7~14岁高于2~5岁儿童(P<0.01),不同地区2~5岁、7~14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西部地区2~14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较低,且地区间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监测济南市区地表河水中的人类肠道病毒(HEV),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 于2011年5、6、7月份对流经济南市中心城区的西泺河各采集1份河水标本,经过阴离子膜吸附的方法浓缩后,接种RD、HEp-2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株VP1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HEV 9株,其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4株,柯萨奇B2病毒(Coxsackievirus B2,CVB2)5株。VP1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4株E6病毒与2010年山东省临沂市脑膜炎病例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95.9%~96.7%),提示当地有发生E6引起的脑膜炎病例的可能性;与济南市2010年污水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4.5%~99.7%。5株CVB2病毒之间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98.4%~100%),与往年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80.9%~95.2%。结论 生活污水的排入河可作为HEV环境监测的采样点,我国无专门HEV病例监测系统,环境监测是了解一个地区HEV流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9.
山东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及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探讨实验室监测在加速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山东省1999~200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6 104份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2 355份,阳性率35.58%;风疹IgM抗体阳性1 832份,阳性率30.01%。实验室检测指标中,血清标本及时采集率、及时送检率、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等均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98%。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从送检的336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23株,风疹野病毒9株,经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表明H1基因型为山东省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山东省已建立了省、市级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60.
山东省0~12岁儿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卡介苗停止复种时山东省结核免疫和感染状况 ,随机对全省 2 0 10 7名 0~ 12岁儿童进行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结果表明 :全省平均阳性率为 35 71%,强阳性率为 7 6 6 %,且各地区和各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PPD试验阳性率与接种次数和有卡疤呈正相关 ,与接种技术和质量以及有无结核接触史有关 ;全省 0~ 12岁儿童结核自然感染率为6 7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