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剪切波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对乳腺BI-RADS 4类肿块分类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 年3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且常规超声定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瘤患者139例,共 157个病灶,在手术或穿刺活检前均进行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超声及SW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4a类73个,4b类35个,4c类49个,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6.1%,特异性74.1%,准确性76.9%;SWE参数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界值为94.15 kPa,以该值为诊断良恶性肿块的依据,SWE校正BI-RADS分类后诊断的敏感性87.5%,特异性90.6%,准确性90.4%。结论:SWE通过硬度信息评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矫正BI-RADS 4类肿块的亚分类,降低了误诊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IF-1α在AR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氧化应激诱导LECs(SRA01/04)凋亡的细胞模型,H2O2浓度为200 μmol·L-1,并设立正常细胞作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差异;建立自然衰老的白内障小鼠模型(约为18个月龄),并设立青年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约8个月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LECs中HIF-1α的表达差异。收集离体的人的前囊膜,术中分离出ARC患者的前囊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Cs中HIF-1α表达差异。结果 氧化应激条件下,SRA01/04细胞系HIF-1α蛋白表达降低。随后在体实验验证,与青年小鼠相比,白内障组小鼠LECs中HIF-1α蛋白表达降低。同样的实验结果在ARC患者LECs中得到证实。结论 HIF-1α与ARC相关,HIF-1α的降低可能参与AR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3.
孙蕾  王华  姜珏  李小鹏  周琦 《现代肿瘤医学》2019,(24):4437-4440
目的:探讨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118例,其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各59例,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比较淋巴瘤组淋巴结和转移组淋巴结常规超声参数、弹性评分和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淋巴瘤组长径、短径、长短径比值均大于转移组,淋巴瘤组淋巴门结构消失率低于转移组,淋巴瘤组淋巴结弹性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均低于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R 2.51为截断值,弹性成像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58%、89.83%。结论:弹性成像能够提供组织硬度信息,通过弹性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结合常规超声图像,能够为淋巴瘤及转移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孙蕾  刘娟娟 《安徽医药》2021,25(9):1830-1835
目的 探究血清胆碱酯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C反应蛋白(CRP)与骨折术后感染相关性及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淇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16例开放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观察组(感染病人)53例,对照组(未感染病人)63例.研究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及术后1 d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各指标对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预后感染病人的基线资料及感染时、治疗2周、4周后各血清各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术后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治疗2周后的血清各指标水平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31.07±10.03)min长于对照组(108.45±10.57)min,术后1 d血清胆碱酯酶(4846.23±1355.07)U/L、sCD14(2.46±0.78)mg/L、CRP(96.54±23.49)mg/L高于对照组(3562.71±1290.69)U/L、(1.71±0.70)mg/L、(75.16±21.55)mg/L(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手术时间、术后1 d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水平升高均是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术后1 d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对骨折术后感染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0.7,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术后1 d血清胆碱酯酶、CRP诊断的灵敏度更高(69.81%),而sCD14诊断的特异度更高(90.48%);血清胆碱酯酶与sCD14、CR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sCD14与CRP呈正相关(P<0.05).对术后感染病人进行3个月的随访,19例预后不良,34例预后良好;合并糖尿病、治疗2周后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水平升高是骨折术后感染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2周的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水平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人临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均>0.7).结论 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人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水平显著升高,术后早期检测有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2周后血清胆碱酯酶、sCD14、CRP水平对骨折术后感染病人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5.
溶栓疗法是一项常用的治疗技术,但药物应用过量或不足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实验室监测是必要的。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20例脑梗死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42~80岁(平均58岁)。本组病例均经神经内科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全部进行了颅脑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及其他颅脑病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肿块周围组织硬度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141例,共152 个肿块,良性肿块66个,恶性肿块86个,进行BI-RADS 分类并测量肿块及周围1 mm、2 mm、3 mm范围组织弹性模量值(Emax、Emean、Esd、Emin、SEmax1、SEmean1、SEsd1、SEmin1、SEmax2、SEmean2、SEsd2、SEmin2、SEmax3、SEmean3、SEsd3、SEmin3),比较良恶性肿块及其周围组织这16组参数之间的差异。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诊断价值最大的参数。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及其周围组织弹性模量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Emax、Emean、Esd值恶性肿块高于良性,Emin恶性肿块低于良性;Emax、SEmax1、SEmax2、SEmax3,4组参数的AUC值均大于0.90,其中SEmax2的AUC值最大,为0.958,诊断截断值为>128.33 kPa,诊断的敏感性77.9%,特异性85.0%,准确率85.5%。 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周围2 mm范围组织的SEmax2值诊断效能最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优于二维超声,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GFBP-4组、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组。经培养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ROS、钙网蛋白(CRT)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和细胞内SOD、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和p3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FBP-4组细胞内ROS、CRT、HMGB1、MDA含量、p-p38和p38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SOD2含量下降(P<0.05);与IGFBP-4组相比,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细胞内ROS、CRT、HMGB1和MDA含量下降,细胞存活率、SOD2含量增高(P<0.05)。结论:IGFBP-4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诱发细胞内氧化应激促使A549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8.
孙蕾 《当代医学》2016,(22):25-26
目的: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2组止血效果,术中及术后48 h出血量,剖宫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达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06.5±200.6)mL、术后48 h出血量(135.2±20.3)mL显著少于对照组(1460.8±208.9)mL、(438.5±30.8)mL(P<0.05)。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7.2±1.3)d显著低于对照组(9.4±3.1)d(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3.1±0.8)个月显著早于对照组(3.8±0.9)个月(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宫腔填塞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孙蕾 《当代医学》2016,(13):72-73
目的 对比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时机不同将其分为2组,早期组(n=76)为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多点注射,晚期组(n=62)为产后出血量>300 mL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多点注射,对比2组的术中、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剖宫产术中(348.5±87.5)mL、产后2h(228.7±67.5)mL、产后24h(341.3±66.7)mL的出血量统计均显著少于晚期组(503.2±112.6)mL、(393.6±79.4)mL(、520.0±85.3)mL(P<0.05);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vs 16.1%).结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女性患者60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7.01岁。将其中恶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患者分别纳入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其中乳腺癌组患者47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6.96岁;乳腺良性病变组13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5.75岁。统计并比较两组超声分型分布情况,记录并观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的形态、边界、直径、回声、阻力指数(RI)等超声声像图征象;分析各征象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比较不同乳腺超声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47个,包括浸润性癌37个,导管原位癌6个,低级别恶性叶状肿瘤4个;良性肿瘤13个,包括纤维腺瘤8个,良性叶状肿瘤3个,腺病2个。乳腺超声检查共检出60个病灶,其中恶性47个,良性13个。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超声分型中导管型7例,致密型24例,混合型23例,不均型6例,其中乳腺癌组中以致密型所占比例最高,占比46.81%;乳腺良性病变组中以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占比69.23%。47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17例(36.17%),淋巴结未转移者30例(63.83%),其中原发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边界毛刺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均0.05),而高回声晕、原发灶最大直径及RI则均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影响(P均 0.05)。对不同乳腺超声分型进行乳腺癌RR分析结果显示,致密型、不均型均为乳腺癌的高危类型,RR值分别为3.126、2.852 (P=0.001,0004),而导管型和混合型均为乳腺癌的低危类型,其RR值分别为0.398、0.698 (P=0.025,0.019)。结论不同的超声分型能较好地反映乳腺各组织成分的变异情况,其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密切相关,能对临床肿瘤的侵犯行为进行有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