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贵州省1958例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现况及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1994年首次在吸毒人群中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近年来,HIV在吸毒人群中出现加速传播之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为深入研究吸毒人群危险行为对艾滋病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遏制艾滋病在我省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势头。我们于2003年12月对我省的吸毒人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2.
用半合成酚糖脂抗原(NT-O-B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yan(ELISA)和半合成爵糖脂抗原(NT-P-BSA)致敏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检测贵州省12县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1715例,现症麻风病人137例:结果:接触者阳性率ELISA和MLPA分别为17.84%和13.94%(R=4.8514,P=0.0004);麻风病人阳性率分别为91.97和89.78% (X2=0.0083,P>0.5,在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及正常人的结果相同和相近.上述结果表明ELISA和MLI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好的特异性,且接触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与各地麻风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接触者抗体测定除可作为检测麻风菌感染外也许还可预测麻风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3.
集合HIV RNA RT-PCR方法验证及其在IDUs中窗口期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已建立的集合艾滋病病毒(HIV)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验证,并将其应用于静脉吸毒人群中窗口期的检测。方法 采用50:1、10:1、1:1三级集合HIVRNA RT-PCR方法进行盲样验证及可重复性验证。结果(1)集合HIVRNART.PCR方法盲法验证的结果和预期值一致,重复性验证中9个一级集合的病毒载量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6%,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方法的重复性良好。(2)检测3570份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阴性血清或血浆样本。对发现的RNA阳性感染者进行追踪采样,发现2例HIVRNA窗口期阳性。追踪随访,HIV-1抗体阳转。结论 集合HIVRNA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实验性能,可应用于HIV高危人群窗口期检测。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HIV-1CRF01-AE亚型毒株与HIV传播及流行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三个时段检测贵州省多地区190份HIV-1毒株样本,用套式PCR扩增其Env基因和测序分析,将实验结果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检出B,B',E,C亚型及CRF07-BC,CRF08-BC和CRF01-AE三种新的流行性重组亚型毒株,流行性重组亚型毒株是造成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的因素之一,其中CRF01-AE毒株与性传播、16~50岁年龄段高度相关。结论 CRF01-AE亚型毒株是贵州省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主要亚型毒株;16~50岁年龄段是CRF01-AE亚型毒株通过性传播艾滋病的主体人群;CRF01-AE亚型毒株引起的艾滋病流行,具有传播范围广、流行时间长、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5.
孙显光  褚桂芝 《贵州医药》1991,15(6):321-323
为了验证NT-O-BSA为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试验(以下简称ELISA)和NT-P-BSA抗原致敏明胶颗粒的间接凝集试验(以下简称GPAT)方法及其在免疫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现场应用,我们采用上述两法测定了贵州省11县1693例麻风病人接触者血清酚糖脂抗体—I(PGI),现将测定结果和初步分析作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HIV-1基因突变株对艾滋病流行的关系,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3个时段检测贵州省多地区192份HIV-1毒株样本,用套式PCR扩增其Env、Gag基因和测序分析,实验结果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贵州省HIV-I毒株经变异产生了CRF07-BC、CRF08-BC、CRF01-AE3种新的基因重组亚型毒株,亚型的产生、传播与贵州省艾滋病的暴发流行高度相关。结论 HIV-1毒株的突变或重组是加速贵州省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因素之一;HIV-1基因突变引起亚型改变先于HIV的暴发流行,及时监控HIV-1基因突变,可作为防控艾滋病暴发流行的先行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7.
推广应用MDT后用NT-O-BSA-ELISA检测了1715名麻风接触者和6例新病人血中的抗PGI-IgM抗体。1715例接触者中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开始MDT前33.4%,用MDT2-24个月32.82%,用MDT后48个月21.84%(P<0.001);6例新病人在推广MDT5年时OD下降72.74%;连续观察243例抗体阳性的接触者,2-5年共发病7例(BT1例,BL4例,LL2例)。结果说  相似文献   
38.
贵州省新发现HIV-1毒株亚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贵州省HIV-1亚型毒株分布及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及疫苗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套式基因扩增方法(PCR)扩增HIV-1毒株gag基因和env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128例样本扩增、测序成功119例,其中CRF01-AE亚型62例,CRF07-BC重组亚型49例,CRF08-BC重组亚型2例,B亚型6例.结论 本次研究贵州省HIV-1毒株以新发现的CRF01-AE重组亚型流行为主,CRF07-BC重组亚型次之,多亚型并存;分析结果提示贵州省HIV-1毒株亚型向性传播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