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累及野照射与扩大野照射对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4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行累及野靶区勾画和扩大野靶区勾画并勾画危及器官,制定IMRT计划,评估2个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剂量学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种计划的PTV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PTV在CIHI上相近(P = 0.317、0.130)。两组间平均肺剂量、两肺V5、两肺V20、两肺V30、脊髓Dmean、心脏Dmean、心脏Dmax、心脏V30、心脏V40、心脏V6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胸段食管癌患者行累及野照射与扩大野比较,可降低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从而降低放射性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32.
锁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弥补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对收治的锁骨骨折病人多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但固定方法不当常可导致失败。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6例从其他医院转来的锁骨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现就其失误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31~45岁,平均37岁。1例为短斜形骨折,余5例为粉碎性骨折。均在受伤1~3天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2~8个月内固定失败转入我院。1·2内固定种类2例应用3·5 mm普通钢板,发生钢板断裂;余4例应用克氏针和钢丝内固定,其中3例钢针折弯、松动,发生骨不愈合,1例斜形骨折应用1根克氏针和钢丝固定,发生骨折端分离、疼痛。1·3治…  相似文献   
33.
目的在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时改进“L”形切口,探讨其疗效及理论依据。方法收治64例跟骨骨折,手术时切口起始于外踝尖上2~3cm。在跟腱前方平行于跟腱方向向下,至跟骨下方足底平面转90°向前,在足背外侧正常皮肤与增厚的跖底样皮肤交界处的下方1.5—2.0cm处.即恰在足背与足底平面交界处向前,末端至第5跖骨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向足背锐性剥离皮瓣逐渐显露跟骨外侧面(改进组)。与改进前手术的126例(对照组)的切口边缘坏死、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无切口周围皮肤坏死、感染。对照组坏死感染率为25%。结论改进后的“L”形切口不易出现切口边缘坏死、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改良跟骨骨折切口的手术经验。方法:应用跟骨铜板治疗跟骨骨折76例。结果:76例患者随访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结论:改良跟骨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手术患者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人狂犬病免疫制剂及其使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预防免疫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狂犬病疫苗研制及使用取得了巨大进步,先后经历了神经组织培养疫苗、禽胚疫苗和细胞培养疫苗的发展阶段。抗狂犬病血清及免疫球蛋白不断得到纯化。人暴露前及暴露后正确免疫能明显减少发病。新的免疫制剂和新的免疫程序不断出现,这减少了疫苗使用量,提高了免疫效果,为扩大免疫范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6.
进展期胃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1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结果,本组病人经动脉灌注化疗1~2次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腹部包块缩小10例,占83.3%。在12例均手术探查中,有8例手术切除,占66.7%,其中D1根治术2例D2根治术4例,姑息性切除2例。组织学效果:轻度有效2例,中度有效5例,显著有效1例。疗效满意。因此,进展期胃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临床病期,缩小原发病灶,使不能手术的患者变为可能手术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进展期大肠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沙利铂(L-OHP)属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2000年7月~2001年4月我们用国产L-OHP(艾恒)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治疗进展期大肠癌22例,取得较好的结果.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结直肠癌,共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53岁,6例既往曾行CF+5-FU化疗.全部患者Karnofsky评分>70,预计生存期>3个月,有明确可测量病灶,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无外周感觉神经疾病.  相似文献   
38.
利巴韦林片溶出度考察陈珏,孙建伟(浙江省药检所,杭州310004)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片是当前临床上应用较普遍的抗病毒类新药。根据卫生部药品审评中心规定,新药固体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应订溶出度检查项.本文对利巴韦林片溶出度检查方法进行了考察.利巴韦林制...  相似文献   
39.
右膝巨大游离体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院收治1例右膝关节巨大游离体患者,临床罕见.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右膝关节疼痛伴交锁9a活动功能受限2a入院.9a前患者站起行走时出现右膝疼痛伴交锁,休息、口服止痛药后疼痛减轻.以后几年来经常出现交锁症状,活动后解锁,功能正常,无疼痛。2a前,患者右膝交锁后致疼痛,活动受限,多次就诊无好转。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malignant tumors,HNT)精确放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9年HNT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同一固定体位方法、治疗医师及技师,分别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常规方法,施行医学科普、个体化教育、医患沟通后放疗定位、摆位。调查医疗依从性、观察放疗反应、分析摆位误差、记录占机时间。结果 依从性A组96.5% > B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皮肤急性放射反应A组 <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维绝对摆位误差:A组(0.69 ±0.29) mm、(0.97 ±0.69) mm、(0.79 ±0.47) mm < B组(1.39 ±0.81) mm、(1.87 ±1.19) mm、(2.50 ±0.9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维传统摆位误差:A组(0.73 ±0.39) mm、(0.51 ±0.69) mm、(0.74 ±0.17) mm < B组(1.32 ±0.76) mm、(1.89 ±1.21) mm、(1.37 ±0.5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定位占机时间A组(145.15 ±28.45) s < B组(240.38 ±50.4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摆位占机时间A组(115.15 ±18.45) s < B组(173.38 ±24.4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HNT精确放疗患者施行医学科普、个体化教育、医患沟通,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急性放射反应,降低摆位误差,缩短定、摆位占机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