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介绍3种不同形态左心耳封堵器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初步植入经验。方法应用3种封堵器,对60例CHADS2评分≥1分且不适宜口服华法林钠长期抗凝的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借鉴现有封堵器的标准手术流程,探索新型国产双盘状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的植入方法,并拟应用Overlay技术改良新型国产Lefort和Watchman半球面封堵器的植入流程。封堵成功定义为封堵器周围无残余分流或轻微残余分流(残余分流直径<5mm)。结果 60例患者中,分别应用LAmbre左心耳封堵器54例,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2例、Lefort左心耳封堵器4例,无残余分流51例、残余分流直径≤3mm 8例、残余分流直径为3.5mm 1例,提示均封堵成功。手术时间为(67.1±18.0)min,进鞘-出鞘时间为(42.6±16.6)min。封堵器更换10例共11次,平均释放(2.3±1.5)次。术中1例患者因径路损伤出血而输血,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行左心耳封堵术中,应用LAmbre、Watchman、Lefort 3种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经导管点状射频消融反复短阵"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反复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和结果。方法 对 32例自发的反复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射频导管消融。观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内激动顺序和周长。单极和双极标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起源病灶 ,并进行消融。结果  32例患者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酷似心房颤动。AA间期绝对不齐 16 0~ 4 5 0ms,平均 (2 87± 93)ms ,而心房激动顺序则绝对规整有序。局部点状消融成功治疗所有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平均随访 (14± 8)个月 ,1例复发。结论 反复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而非心房颤动。点状消融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性,45岁,因心电图示B型预激(图1)伴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3年(窄QRS心动过速),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入院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4.
目的:总结少儿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少年儿童脊柱结核患者归纳分析其首诊原因、病程、受累节段、受累椎体数、后凸Cobb角、瘫痪情况,并分析病程、受累椎体数和后凸Cobb角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成婴幼儿(0~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儿童(7~12岁)、少年(13~17岁)四组并进行比较。将脊柱分为脊柱上段(颈段、颈胸段、胸段)和脊柱下段(胸腰段、腰段、腰骶段和骶段)并对其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根据脊髓神经功能将患者分为瘫痪组和非瘫痪组,比较两组的病程、受累椎体数和后凸Cobb角。根据后凸Cobb角,以30°为界分为两组,比较其瘫痪发生率。结果:少儿脊柱结核最常见首诊原因为疼痛,病程平均5.3±10.9个月(1.5~72个月),受累椎体数平均2.9±1.0个(1~6个),累及胸椎最为常见。后凸Cobb角平均15.7°±17.0°(0~90.5°),后凸Cobb角、受累椎体数、病程之间有相关性(r为0.384~0.666,P0.05)。瘫痪组的Cobb角角度、受累椎体数和病程均显著大于非瘫痪组(P0.05);Cobb角≥30°组发生瘫痪的比率(11/18,61.1%)明显高于Cobb角30°组(12/70,17.1%)。比较四个年龄组的患者,疼痛和瘫痪在首诊原因中所占的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32.695,P0.05);瘫痪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婴幼儿组(8/19,42.1%)和学龄前儿童组(8/31,25.8%)发生瘫痪的比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组(4/39,10.3%)和少年组(3/23,13.0%)。四个年龄组患者的病程、脊柱上段和脊柱下段的发病率、受累椎体数、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少儿脊柱结核以疼痛首诊和病变累及胸椎最为常见,其后凸Cobb角、受累椎体数和病程之间具有相关性。少儿脊柱结核中瘫痪患者的后凸Cobb角、受累椎体数和病程均显著大于非瘫痪患者。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及后凸Cobb角≥30°者发生瘫痪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利用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ad)技术Adeasy系统构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和Flag双标记的人类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human 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hMTP)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成高滴度的腺病毒。方法自人HepG2细胞获得RNA,以RT-PCR和Nested PCR扩增hMTP-flag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后插入穿梭质粒GFP-Track。经PmeⅠ酶切线性化后,共转化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的感受态细菌BJ5183。筛取阳性克隆,经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产生包装病毒颗粒,并传代扩增培养。结果经测序证实得到hMTP-flag-GFP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证实同源重组腺病毒包含目的基因。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的高效表达,Western-blot检测可见97KD目的条带(hMTP分子质量为97KD)。结论成功构建含hMTP-flag-GFP基因的双标记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进行蛋白质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脂蛋白的功能打好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在窄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时,头胸导联心电图是否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方法当患者发生窄QRS波心动过速时,同时记录常规心电图及头胸导联心电图各1份,由两位资深的电生理医生进行分析,作出心动过速机制的诊断。此后由观察者将两位医生分析两种体表心电图的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结果对照,计算出两种体表心电图诊断心动过速机制的准确率,并作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41例患者入选本试验。第一位医生分析常规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80.5%(33/41),头胸导联心电图的准确率是90.2%(37/41);第二位医生分析常规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75.6%(31/41),头胸导联心电图的准确率是87.8%(36/41)。两位医生分析常规心电图的总体准确率是78.0%,头胸导联心电图的总体准确率是89.0%。两位医生在分析两种体表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结论在对窄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面,头胸导联心电图似有比常规心电图更准确的趋势,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7.
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视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视力的恢复十分重要。近年来,我院对4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根据青光眼的类型及病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  相似文献   
78.
小金丸别名小金丹,多用于瘰疬、阴疮等.现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内科、外科疾患.此药虽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提示临床注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9.
三维电解剖(Como)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口部消融(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CPVA)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之一,对于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长期成功率分别过88%和70%左右。我院自2003年12月起共对16例房颤患者进行了CPVA术,其中3例为持续性房颤。  相似文献   
80.
肺癌是各种恶性肿瘤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治疗措施不断发展,预后仍然不理想。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Ⅲ or Ⅳ),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5%,早期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约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