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十二指肠球部结核少见,国内尚未见报导。原因可能与十二指肠肠壁淋巴滤泡稀少、胃酸的影响以及食入细菌较快通过有关。临床诊断困难,患者有上腹饥饿性疼痛或持续性酸痛和黑便,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但本病不易为硷性药物所缓解。作者所见一例,为手术证实,报告于后,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2.
昆明老年性便秘是老年朋友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的问题,十分令人苦恼。“光吃不屙”会引起腹胀、纳差、头晕、眼花或浑身不适,坐立不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老年人之所以会发生便秘,是因为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活动越来越少,食量也减少,蔬菜、水果之类含纤维素类食品及粗食也相应减少;其次是老年人自身唾液、胃液、胰、肠液的分泌随着机体退行性改变而越来越少,加之由于老年人腹肌缺乏锻炼而收缩无力引起的。因此,对老年性便秘不能只单纯依赖于某些药物治疗,应提倡“综合治理”。(1)老年人应尽量从事某些活动,比如早晨可进行腰部运…  相似文献   
53.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临床多见颈肩臂疼痛、头晕乏力、手指发麻、颈部活动受限.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孔的突出物(椎间盘退变、骨刺增生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导致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形成颈肩臂痛,以单侧发病为主,亦可双侧.  相似文献   
54.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骨折线通过桡骨远端关节面,且腕关节伴随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不同程度移位,诊治处理不当,易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疼痛及功能受限。自2002年以来,作者先后收治Barton骨折42例,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16例,切开复位治疗26例,均结合中医中药治疗,重视早期锻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总结Essex-Lopresti损伤的治疗经验,对比修复前臂骨间膜对近远期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4例Essex-Lopresti损伤患者,其中16例(A组)伴有尺骨干、桡骨干或尺桡骨干双骨折,先行尺骨或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前臂骨间膜,然后再行桡骨小头复位固定和下尺桡关节固定或腕三角纤维复合体修复。8例(B组)不合并尺骨或桡骨骨折仅行桡骨小头复位固定和下尺桡关节固定或腕三角纤维复合体修复。分别于术后2周和2年按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即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2周时,腕关节功能评分A组可4例,差12例;B组可2例,差6例。肘关节评分A组良2例,可8例,差6例;B组良1例,可5例,差2例。术后2年时,A组腕关节功能评分良8例,可6例,差2例;B组良5例,可2例,差1例。肘关节评分A组良8例,可6例,差2例;B组良4例,可3例,差1例。两组术后2周和术后2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sex-Lopresti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尺桡骨的长度和腕、肘关节的动态稳定性,是否修复前臂骨间膜对前臂近远期功能影响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采用VSD技术联合一期清创和二期植皮、皮瓣转移或骨折固定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4~79岁,中位数43岁。胫腓骨干骨折11例,踝部骨折5例,足部骨折7例。骨外露面积2 cm×1.5 cm至25 cm×13 cm。按照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ⅢB型19例、ⅢC型4例。合并颅脑损伤1例,上肢骨折2例,脊柱骨折1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闭合性骨折2例,下肢皮肤广泛脱套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8 h,中位数3 h。术后随访观察创面、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5例首次应用VSD后,因创面表浅,缺损面积≤3 cm~2,肉芽生长良好,患者拒绝二期创面植皮,选择创面自然修复愈合;1例因植皮后部分未成活,给予再次清创植皮及VSD治疗后创面愈合;1例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出现慢性骨髓炎,经积极抗感染、清创等治疗后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创面及骨折均愈合,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10~25 d,中位数14 d;骨折愈合时间4~18个月,中位数11个月。2例踝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足背伸受限,与胫前肌群的严重损伤有关;其余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治疗中应用VSD技术,可促进骨外露创面早期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髋关节的股骨颈、转子部位的骨折常需手术内固定治疗,常用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或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intramedullary nail,PFN)内固定、空心髋螺钉内固定等,准确的螺钉定位对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预后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对52例该类骨折病人,结合髋蛙式位X线定位下行内固定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观察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的诊疗规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最终观察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72.22%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临床较多见,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rn,PE)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现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对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预防DVT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象在髋部骨折、脱位、退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部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成象并进行分析,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与常规X线片及CT二维成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髋关节骨折脱位26例,退变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坯 锴6例。常规X线片能显示骨折脱位,但有漏诊且难以确定骨折类型,对退变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影像显示结构重叠;CT二维成象可明显髋部病变的具体影像学改变,降低髋部骨折的漏诊率并明显骨折类型,但需有丰富的阅片经验;CT三维重民象可以得到髋部骨折、脱位、股骨头塌陷等病变最全面、直观的图像。结论 常规X线片诊断髋部病变的影像显示有限;CT二维成象能显示髋部病变的具体影像学改革,可降低漏诊率:CT三维重建成象是二维成象的重要补充,能直观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尤能明确复杂骨折的移位和粉碎程度,并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