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50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探讨住院总助产士岗位设置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产房设立住院总助产士岗位,并对助产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以从事产科临床工作3~5年的本科、专科毕业,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助产士专业技术合格证书者作为住院总助产士。结果3年来共有15名助产士参加住院总助产士岗位培训,14名考核合格,现在产房独立担任助产士工作,合格率93.3%。住院总助产士平均每个月完成总产程的观察及接产操作各20例次左右,而8h工作制的助产士平均每个月完成阴道分娩接产操作10~13例次,而完成总产程的观察及接产操作仅为6~8例次。结论6个月住院总助产士岗位培训增加了助产士临床实践机会,有助于年轻助产士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病四项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2016年8月—2017年8月685例患者在输血和手术前进行血液检测,检测指标:HBV、HIV、HCV、TP。结果输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病四项检测阳性率为9.05%,其中HBV阳性率为2.92%,抗-HCV阳性率为2.77%,TP阳性率为1.46%,抗-HIV阳性率为1.90%。结论在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进行血液传染病四项检测,能够有效地避免血液性传播疾病,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的机率,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3.
Seldinger穿刺法用于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Seldinger穿刺法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66例需要置管化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法,观察组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置管。结果两组一次穿刺、一次置管成功率以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O.01)。结论Seldinger穿刺法可显著提高老年肿瘤患者PICC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保证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954.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与F2组,每组20例。R组术中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F组术中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术中开、关胸时及拔管期的BP、HR,计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状况、术中知晓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R组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小于F组(P〈0.01),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R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雷米芬太尼半衰期短,需尽早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55.
兰州市志贺菌相关毒力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兰州市分离志贺菌株的毒力基因型。方法常规分离志贺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志贺菌肠毒素1基因(set1A和set1B)、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sen)、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侵袭相关位点基因(ial)和多重调控基因(virA)。结果兰州市志贺菌毒力基因virA、set1A阳性率为100%;ipaH阳性率为93.7%;ial、sen、set1B阳性率分别为56.2%、62.5%、25.0%,set1B仅在福氏志贺菌Ⅳ型中检出。结论兰州市志贺菌中携带的毒力基因存在差异,virA、set1A和ipaH较稳定,可作为靶基因用于兰州市志贺菌的检验,set1B可用于筛选福氏志贺菌Ⅳ型菌株。  相似文献   
956.
目的 探讨美皮康银离子在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处理中的疗效.方法 对24例36处下肢静脉溃疡伤口运用美皮康银处理创面,并配合服药及局部梯度压力治疗.结果 36处创面中32处(88.89%)2个月内愈合,好转4处(11.11%);因患者伴有糖尿病、腿部重度神经性皮炎等影响愈合因素,使用美皮康银离子2个月创面好转后改用其他敷料处理.结论 美皮康银离子能有效控制伤口细菌感染,含有Safetac软硅酮粘胶专利技术,最大化减少对伤口的创伤、对周围皮肤的创伤、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957.
目的获得我国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CPRho和CARho)部分序列并确定与国外分离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扩增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得序列应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经RT-PCR扩增出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部分序列,大小均为723bp。经DNAMAN软件分析,表明我国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9.2%。二者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6%。结论获得了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部分序列,为继续研究该基因的侵入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更新在职临床护士压疮防治观念,提高基础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 建立伤口造口护理组,应用PDCA和循证护理的方法,结合医院具体情况,采用理论授课、小组讨论、操作演示、床边指导、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进行培训.结果 护士观念更新,掌握正确的压疮防治知识,重视压疮的预防,入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率达100%,采取的压疮预防和治疗措施规范、正确,压疮上报率100%,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下降.结论 以造口治疗师和小组成员为核心,分层次、多形式对在职临床护士进行压疮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探讨上海市徐汇区外来孕产妇系统保健项目使用情况的潜在类别模型,为全覆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参加首次婴儿体检的非上海市户籍的外来儿童母亲(产妇)进行关于参加孕产妇系统保健的回顾性调查。选取建立孕妇保健手册,产前检查各项目、产后访视各项目共23个变量作为显变量,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CA),识别潜在类别,进而对外来妇女参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的特征进行分类。结果当潜在类别数目为6时模型拟合最佳。依据各因素潜在类别条件概率的分布特征,1 248例研究对象参与孕产妇系统检查项目的行为方式可分类为:参与各项服务积极性高组;产前检查参与度中等、产后访视积极性高组;参与各项服务积极性低组;忽视产前检查、重视产后访视组;产前检查一般、重视产后访视组;参与各项服务积极性低组,分别占调查对象的37.50%、33.57%、10.66%、7.93%、7.45%、2.88%。结论不同流动特征人群对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利用行为特征分类不一致。潜在类别分析可以应用于不同特征对象的识别。通过依据各项目的参与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进行人群的分型,识别母婴保健服务项目参与度不足的人群,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保健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总结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将颅内出血患儿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专人护理,绝对静卧,头部制动,及时用药和氧疗,严密观察病情。结果 68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47例,家长放弃治疗10例,死亡1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救治、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改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