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患男性,43岁。邮电外线工人。发现右上臂肿块20余年,明显增大4年,偶伴上肢麻木,于1996年11月11日入院。20多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前侧有一蚕豆大小肿块,无疼痛,压之有触电样麻木感,向手部放射,未作处理。近4年来肿块明显增大,偶尔碰之则前臂及手部有触电样麻木,放射到中指及食指。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对比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微量注射呋塞米或间断注射呋塞米的疗效,及呋塞米剂量和对血脑钠肽浓度的影响。方法:126例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3例持续微量注射呋塞米,对照组63例间断注射呋塞米。根据常规术后处理,保持合理尿量和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每日呋塞米总剂量,记录术后4,12 h尿量,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脑钠肽浓度。结果:观察组呋塞米日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两组术前术后血脑钠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 h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微量注射呋塞米可减少呋塞米用量,利尿效果优于间断注射呋塞米,且不影响血脑钠肽浓度,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组织蛋白酶-D(Cath-D)的表达特征,观察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中MMP-14和Cath-D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中MMP-14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MP-14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MMP-14和Cath-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MMP-14和Cath-D的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MP-14和Cath-D高表达,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术后联合检测MMP-14和Cath-D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的预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4.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也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因素,临床多表现为乳房肿块和疼痛。本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乳腺I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也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因素,临床多表现为乳房肿块和疼痛.本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乳腺Ⅰ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CD13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旭辉 《癌症进展》2006,4(2):163-166
1 CD13功能CD13是最早被认定的正常或恶性髓性细胞的表面标志物[1],多年来用于对白血病或淋巴瘤细胞的定性和分型。在骨髓单核细胞品系中,CD13多见于前体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外周血和扁桃体淋巴细胞为阴性。然而,CD13并非仅在髓性细胞才表达,许多其他类  相似文献   
57.
冠状动脉造影对肾上腺髓质素及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尚有争论.本文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13-52)〕及内皮素(ET-1)水平是否有变化.方法: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冠状动脉正常及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冠脉造影前后血浆ADM(13-52)及ET-1含量.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血浆ADM(13-52)和ET-1均明显升高,ADM(13-52)从基础值(31.23±1.12)ng/L升高到(40.91±1.28)ng/L(P<0.001),ET-1从(88.84±10.58)ng/L升高到(158.26±13.66)ng/L(P<0.01).冠脉正常组(n=6)及冠脉病变组(n=17),冠造术后血浆ADM(13-52)及ET-1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论冠造前后,ADM或ET-1均无显著差异.ADM(13-52)与ET-1的变化呈中等度的正相关(r=0.4484,P<0.001).结论:冠脉造影可使ADM(13-52)及ET-1均升高,可能与造影剂刺激、导管直接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ET-1可能作为一种中介因子,与冠脉造影的部分并发症有关,而与之作用相反的ADM(13-52)升高可能是机体维持自稳态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8.
35例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35例CPR后AMI患者(CPR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2例无CPRAMI患者(对照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PR组发病至心脏停搏时间平均为(84.0±33.6)分钟,CPR时间(7.7±3.0)分钟,平均溶栓时间为(93.6±48.8)分钟〔与对照组(163.1±69.2)分钟比较,P<0.001〕;冠脉再通率为74.3%(与对照组66.7%比较,P>0.05),CPR组无一例发生胸内出血,但有8例(22.9%)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严重出血(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7.1%比较,P<0.05)。结论:对CRP成功后无创AMI患者迅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可适当扩大溶栓治疗的“时间窗”;CPR后需注意预防机体应激性反应,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低温犬模型,探讨低温对机体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ET)含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 条犬随机分为常温〔中心温度控制在(38.5±0.5)℃〕及低温〔中心温度控制在(32.0±0.5)℃〕2 组,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测定动物静脉血ADM 和ET。结果:实验犬血浆ADM、ET水平常温组为(22.30±1.80)ng/L和(82.76±14.42)ng/L;低温组降温1小时其值分别为(34.70±2.10)ng/L和(165.24±12.56)ng/L,低温犬血浆ADM、ET水平均非常明显增高(P 均< 0.01),血流动力学指标MAP、PAP、PCWP和CO 均发生明显变化(P均< 0.05)。结论:低温状态下犬血浆ADM 及ET均明显增高,可能在机体血流动力学的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去纤酶对犬冠状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微电流刺激冠脉内膜法复制犬冠状动脉血栓模型,观察了联合应用中小剂量的国产尿激酶和精制去纤酶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效果。结果显示:从电刺激开始至血栓形成时间为(32.8±19.4)min。联合用药(尿激酶25000U/kg+精制去纤酶0.1U/kg)与单独用药(尿激酶25000U/kg或精制去纤酶0.1U/kg)比较,可明显提高再通率,降低再闭塞率。再通后血流稳定,无波动血流出现。术中切口渗血量相似,均未发生脏器出血。联合用药对血压、心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