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出疹期T淋巴细胞亚群与补体水平。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3例麻疹患儿出疹期T淋巴细胞亚群,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和C4,与41例正常健康儿童做对照。结果:麻疹患儿出疹期CD3^+和CD4^+比例下降,CD8^+比例上升,CD4^+/CD8^+比例倒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麻疹患儿出疹期补体C3和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麻疹患儿出疹期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解除免疫抑制,对患儿康复和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3例麻疹患儿出疹期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抗病毒、预防感染、对症处理等治疗。另22例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开始2周,每次0.4g(1片),一日2次,随后减为每次0.4g(1片),一日1次,连续用药60d后,均复查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麻疹患儿出疹期,CD3+、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增高,CD4+/CD8+比例倒置,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儿CD3+和CD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患儿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疗效肯定,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3.
<正>肝脓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患者关注程度的增高、就诊时间的不同,肝脓肿的临床及CT表现多种多样,给肝脓肿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回顾性分析非典型肝脓肿误诊以及误诊为肝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以加深对非典型肝脓肿CT表现的认识,提高非典型肝脓肿的诊断率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4.
吴俊峰 《安徽医学》2009,30(8):975-976
我国医学院校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在贫困生认定、心理帮扶力度以及贫困生资助监管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完善认定和监管制度,利用心理咨询,发挥课堂作用等来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近端等速表面积 (PISA)法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 (MVA)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 38例二尖瓣狭窄病例 ,以手术中直接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 (aMVA)为对照标准 ,对比分析PISA法、二维超声法 (2DE)、压差减半时间 (PHT)法、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 (MFCE)法的测值。结果 :PISA、2DE、PHT、MFCE法的MVA测值依次为 (1.2 4± 0 .5 6 )cm2 、(1.2 9± 0 .6 1)cm2 、(1.14± 0 .6 3)cm2 、(1.12± 0 .5 9)cm2 ,与aMVA(1 18± 0 5 7)cm2比较 ,除 2DE法P <0 0 5 ,其余P均 >0 0 5。 4种超声方法测值与aMVA的相关系数依次为 0 .89、0 .95、0 .71、0 .70。结论 :PISA法测量的准确性高 ,优于PHT法、MFCE法 ,略低于 2DE法 ,但适用于各种临床条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采用UPLC-PDA法测定消旋山莨菪碱片中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C18柱,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5%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6.5)-甲醇(70:30)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托品酸、阿托酸6β-羟基-3α-托品酯(杂质Ⅰ)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消旋山莨菪碱=2.1391×104X+1.4348×103、Y托品酸=6.9081×104X+5.2007×104、Y杂质Ⅰ=4.8162×104X-6.6659×104,5.304~106.080μg·mL-1消旋山莨菪碱、5.215~52.150μg·mL-1托品酸、5.300~53.000μg·mL-1杂质Ⅰ与峰面积呈良好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8.
吴俊峰  林观尚 《吉林医学》2015,(9):1773-177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疗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显效41例,总有效48例,对照组显效29例,总有效41例,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憋气,肺部干湿啰音等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疗效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是半月板前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棘前后方的重要结构,对保持半月板正常解剖位置和维持半月板功能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推广,半月板根部损伤近几年巳受到广泛关注。常规MRI检查对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冠状面,但标准冠状位不能将半月板后根部显示于一副图像,或显示于一幅图像但容积效应明显。作者自2012年10月至2014月2月探讨薄层斜冠状位扫描对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