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比阿培南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 Compact)测亚胺培南对常见革兰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比阿培南对常见革兰阴性菌的MIC;然后比较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结果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杆菌MIC90分别为8、32mg/L和32、64mg/L。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9.2%、99.8%、100%、100%、70.2%、61.3%和99.5%、96.4%、97.7%、96.4%、98.7%、62.2%、58.1%。结论两者对常见革兰阴性菌肠杆菌抗菌活性相似;但对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比阿培南抗菌活性强于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Pentraxin-3(PTX3)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探讨PTX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与临床白蛋白尿组,分别检测3组PTX3、血糖、血脂、HS-CRP、γ-谷氨酰转移酶等。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PTX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临床白蛋白尿组PTX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PTX3与UAER呈正相关(r=0.667,P<0.01)。各组间年龄、FPG、TG、GGT、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X3水平与白蛋白尿相关,PTX3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PTX3水平升高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46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43例)和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42例);另选取同期同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PTX3、hs-CRP、GGT水平。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4组受试者血清PTX3、hs-CRP、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正常蛋白尿组血清PTX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血清PTX3、hs-CRP、GGT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X3、hs-CRP、GGT均与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33和0.365,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TX3、hs-CRP和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故检测这3个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4.
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α1-微球蛋白是四种常用以判断肾脏结构和功能情况的标志物.它们在尿中出现能反映肾脏不同程度及不同部位的损伤.我们对103例各种肾病患者进行以上尿微量蛋白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再处理过程中干燥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仪器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对某医院临床周转中的消化内镜再处理过程中干燥方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手工洗消组内镜活检腔道水珠残留数多于自动洗消机组。试验组气枪吹干为止,对照组气枪吹30 s。2组干燥方式的内镜活检腔道处理后4 h生物学检测全部合格,处理后8 h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均为95%。结论 消化内镜再处理流程中用气枪吹干30 s可以满足干燥要求,自动清洗消毒机流程中干燥效果优于手工清洗消毒者。  相似文献   
36.
随着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大量高效、快速、操作简单、设备轻便的仪器问世,随意地点、即时报告的一种新检验方法随之诞生——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这是一场新革命,对传统检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如杨振华教授所说:将来的检验将更接近患者并分布在整个医院和社会的门诊部。美国在近期多到80%的实验工作将在距患者只有几步远的仪器上完成,中央实验室仍将存在,来处理和分析床边仪器不能检测的标本。而丛玉隆教授认为在未来的5~10年内POCT应该达到检验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