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15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崔学芬  贾贝丽  刘玮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66-3166
目前,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师的重视,已成为呼吸内科诊断和治疗中最为安全、有效、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为了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躯体反应和心理应激反应,我科尝试将非语言护理结合按压合谷穴的方法应用于经纤支镜检查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扎鲁司特胶囊与扎鲁司特片(均平喘药)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用双周期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扎鲁司特胶囊(受试制剂)和扎鲁司特片(参比制剂)各20 mg后,用HPLC/MS-MS法测定扎鲁司特的血浆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50±0.76),(1.63±0.48)h;Cmax分别为(505.34±208.73),(449.62±191.80)ng·mL-1;t1/2分别为(7.60±4.87),(7.36±4.50)h;AUC0-48分别为(1362±534),(1260±581)ng·h·mL-1;AUC0-∞分别为(1371±537),(1268±588)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6±29.7)%。结论扎鲁司特胶囊与扎鲁司特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哮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病理基础,采用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法寻找简单有效的气道炎症标记物,对于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可以直接反应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预测激素反应性、指导调整激素用量,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快速,重复性好等特点。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深入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2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均在给予牙周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治疗前牙移位。结果所有26例患者均顺利按疗程完成治疗,治疗后26例患者牙齿均恢复至正常位置、排列恢复整齐、松动度下降,患者上下齿咬合明显得到改善,牙周膜的间隙也已恢复正常,牙齿美观度得到提高。结论对牙周病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牙周局部环境,实现对患者牙周炎的控制,并重新对患者牙列进行排序将其排列整齐、恢复患者牙齿咬合能力、提高患者牙齿美观度,且具有效果稳定、持久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5.
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自然老化(natural aging)和光老化(photoaging).自然老化主要是由机体内源性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皮肤松弛、皱纹、干燥、脱屑、脆性增加、修复功能差等.光老化是由于长期和反复的紫外线照射导致,临床表现为脂溢性角化、色素沉着过多、皮肤颜色改变、日光性雀斑样痣、良性血管损害、毛细血管扩张、玫瑰痤疮性红斑,以及表皮和真皮结构的改变,如皱纹、皮肤弹性降低、胶原组织和结缔组织变化、毛孔扩大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FAV)的人气道上皮细胞(9HTEO)中观察与IFAV PB1、M2、NS、PB2、HA基因瓦补的反义硫代修饰寡核苷酸(ASODN)的抗病毒活性.方法 细胞外体系观察没计的ASODN效率,筛选对IFAV有效的3个ASODN进行9HTEO的抗病毒效应.倒置显微镜下观察IFAV的敛细胞病变作用和ASODN的细胞保护作用.MTT方法测细胞存活率,空斑试验、RT-PCR、Westem blot、免疫荧光检测ASODN特异性抗病毒效应,MTT法检测ASODN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IFAV感染复数(MOI)在0.1以上时,培养5 d后IFAV感染的9HTEO细胞全部死亡.设计的ASODN能够提高感染细胞的存活率,且呈量效依赖关系.空斑试验、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试验证实在细胞水平、基因转录水平、蛋白水平针对IFAV PB1、M2、NS基因mRNA转录起始点保守序列没计的ASODN具有特异性抗IFAV作用.结论 ASODN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抗IFAV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肺炎衣原体通过下调ABCA1和ABCG1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ABCG1在肺炎衣原体(C.pn)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以初步探讨C.pn诱导泡沫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C.pn在Hep-2细胞内增殖,将不同浓度的C.pn(1×105 ~1×106 IFU)分别感染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0~72小时,运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浆内脂滴的变化,用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的变化,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ABCG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浓度的C.pn(5×105和1×106 IFU)感染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48小时后,细胞浆内的脂滴明显增多,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明显增加(>50%).C.pn感染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下调ABCA1、ABCG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ABCA1和ABCG1表达下调是C.pn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之一,这可能为C.pn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hMSH(hunman Mut S homolog)6是错配修复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多态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大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中.hMSH6在子宫内膜癌的作用超过了一直被公认的hMLH(hunman Mut L homolog)1和hMSH2.  相似文献   
99.
天然药物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辉  王伯初  刘玮琦  钱俊臻  杨宪  李伟 《中草药》2011,42(2):384-391
天然药物提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扩散的动力学过程。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天然药物提取过程中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基于扩散机制,将其分为经验模型和基于传质理论(Fick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的模型,其中,经验模型分为相界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而基于Fick第一定律的模型,依据假设分为经验假设和分配系数两种模型,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的模型因边界条件和颗粒形状的不同各异。新的提取技术(微波、超声、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减小了传质阻力,对天然药物提取模型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影响。比较分析不同的模型在不同天然药物提取过程中的特点,为建立符合天然药物提取实际过程的数学模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含1,3-丙二醇的发酵液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方法】实验采用三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胶(以下简称CPAM)作为絮凝剂去除含1,3-丙二醇发酵液中的菌体和蛋白质大分子杂志。考察不同条件下的絮凝处理对发酵液中1,3-丙二醇和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得到适宜的1,3-丙二醇的发酵液絮凝条件:采用F04800SH型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量0.2g/L,pH7.0~11.0,搅拌速度200dmin,温度15℃~60℃,该条件下预处理的发酵液絮凝率大于95%,絮凝率超过95%。【结论】实验研究确定的絮凝预处理不会造成1,3-丙二醇的损失且能加快过滤速度,是一种有效的1,3-丙二醇发酵液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