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了解蚕豆病患儿急性溶血期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变化及父、母、子同时检测G-6-PD活性对该病诊断及家系调查的意义;方法对急性溶血期蚕豆病患儿及其父母用酶学动力法测定红细胞G-6-PD活性。结果157例急性溶血期患儿G-6-PD活性低于正常143例,占91.08%(男135,女8),其中轻度减低42例、中度降低96例,重度降低5例,14例患儿急性溶血期G-6-PD活性检测结果正常,占8.92%,他们父母酶活性检测,12例母(12/14)、5例父(5/14)、3例父母(3/14)酶活性下降;157例母亲中129例G-6-PD活性下降(82.16%),其中143例男性患儿母亲中118例活性下降(82.52%);157例父亲中53例活性下降(27.38%);G-6-PD活性子、父、母均降低32例(20.38%),子、母降低父正常85例(54.14%)、子、父降低母正常10例(6.37%),子降低父、母正常16例(10.19%)。14例女性患儿中,父母酶活性均降低2例,为纯合子发病,2例父酶降低母酶正常,为父源性杂合子,其余10例为母源性杂合子起病。结论父母子同时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有助于蚕豆病患儿特别对急性溶血期红细胞G-6-PD活性正常患儿的明确诊断,家系调查有助于推测患儿G-6-PD缺陷基因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32.
52例患儿均系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门诊就诊病人 ,其中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 1~ 8岁。 2~ 4岁患儿占 4 4例。春季发病最多 ,夏季次之 ,秋冬季较少。患儿均有口腔疱疹、溃疡、疼痛 ,不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但都有手足掌疱疹 ,直径 1~ 2mm ,无明显疼痛及痒感。有 8例患儿足部皮疹延伸至臀部 ,移行出足掌外的皮疹略大 ,成丘疱疹状 ,另有 8例患儿除有手足口的表现外 ,在以肛门为中心的臀部皮肤出现较多皮疹 ,形状与手足皮疹相似。 4 2例患儿伴发热 ,其中 2 4例口腔溃疡较重者体温在 39℃以上。全部患儿未发现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3.
腹型过敏性紫癜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为毛细血管的坏死、出血性炎症,腹型过敏性紫癜系其病情重、发展快的一个类型,临床以皮肤瘀点起病伴腹痛者,诊断较容易,但部分患儿腹痛及肠出血先于皮疹前出现,诊治较困难,误诊也不少见。如并发严重肠出血或肠穿孔者,应按儿科急腹症处理,现将我院自1998年来收治的腹型A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小婴儿早幼粒白血病皮肤浸润1例刘洪玉石世同(昆明市儿童医院650034)患儿男,3月,因全身皮疹15天入院。入院前在外院曾按“皮肤过敏”治疗无效。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散布稀疏的紫兰色结节状皮疹,约1×1cm大小,压之不退色,无破溃,皮肤无抓痕,...  相似文献   
35.
患儿,男,4岁。因间歇发热二月,左颈部包块一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差,T39.5℃。左颈下颌角周围有一肿大淋巴结,约3×4cm,质中等,另有二颗蚕豆大小淋巴结,全身其它部位浅表淋巴结约0.5cm大小。左眼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左侧面部无汗,鼻唇沟变浅,不能皱额示齿,流涎。左侧软腭及咽肌麻痹,舌伸出偏左,左半侧舌肌萎缩,吞咽缓慢,饮水常呛咳,心肺无异常。外周血象:血红蛋白91G/L,白细胞2.3×109/L,淋巴细胞0.68,中性粒细胞0.32,血小板512×109/L。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未找到肿瘤细胞,头颅及胸腹CT无异常。骨髓象:原淋细胞 幼淋细胞4…  相似文献   
36.
37.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主要临床类型,以婴幼儿多见。有关婴幼儿AITP的临床特点少有专述,本文将我院1988~1994年住院的156例AITP患儿中的婴幼儿67例与年长儿89例作一比较,以期对婴幼儿期AITP的临床特点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制备阿戈美拉汀口腔崩解片(AGO-ODT)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饱和水溶液法制得AGO-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后与辅料混匀直接压制成AGO-ODT,测定其崩解时限、溶出度和人体适应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GO-ODT的含量。结果 AGO-ODT平均崩解时限为13.17 s,8 min内溶出度大于95%,口感和吞咽舒适度均比未包合片好,AGO在1.0~40.0μg/m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8%~102%之间,RSD小于2%。结论所制备的AGO-ODT能够快速崩解并溶出;所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重现性好,三批样品的含量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制备复方非洛地平/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选最佳处方。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处方制剂累积释药百分率,建立体外评价方法,并通过相似因子和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处方。结果 渗透泵片的片芯处方、包衣增重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优化的处方为15 mg聚氧乙烯、45 mg NaCl、11%包衣增重。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备的渗透泵控释片符合零级释放特征,且两种药物释放同步。  相似文献   
40.
患儿女,2岁9月,因身材矮小于2007年6月21日入院.患儿系G2P2足月刮宫产,出生体重2.3 kg,家人否认其出生窒息抢救史,2年前发现患儿身材矮小,不会走路,时有双膝关节疼痛,与气候无关,无红肿,予"止痛片"口服后疼痛减轻,至今患儿仍不会走路,门诊以"身材矮小原因待查"收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