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观察20例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NIPPV治疗前、24h后临床疗效及血气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NIPPV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 pH值恢复正常,PaO2和PaCO2分别高于和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NIPPV对于急性重症哮喘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2.
2007年7月22日-8月21日,深圳福田口岸在对入境发热旅客医学排查时,发现4例浸润型肺结核疑似病例;其中1例是涂阳肺结核病例。现场检疫人员对上述病例进行了处置。该文就发现过程、处置过程、报告及后续追踪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在口岸进一步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深圳口岸121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卫生检疫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口岸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8月深圳口岸拦截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并对其流行病学和卫生检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口岸发现的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占66.11%;除中国香港外,患者主要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占30.58%;检出的高峰时间主要有三个,分别为6月23日,7月3日和7月23日。主要检出口岸分别为皇岗口岸,占29.75%;罗湖口岸,占23.97%和深圳湾口岸,占18.18%;发现方式主要为体温监测,占61.98%;该次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温和,与季节性流感相当。结论口岸传染病监测对疫情防控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体温监测是口岸传染病监测重要手段,应进一步加强,同时应加强健康申报和医学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有症状人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的建设为口岸传染病的排查和检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这种模式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4.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近5年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在289339名受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751例,总感染率为0.2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25%,女性感染率为0.0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χ^2=33.874,P〈0.01);感染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岁,占感染者总数的63.3%;职业以交通员工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62.1%;港台人员及境外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55.8%。[结论]应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梅毒等性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25.
首谈活血化瘀法特点、应甩要旨,次介绍疑难重症4则,分析病例,介绍治疗瘀血病经验方等。  相似文献   
26.
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管壁糖类和脂肪沉积,最后发展为栓塞。脑栓塞患者由于脑循环障碍使患者长期处于昏迷和瘫痪状态,生活不能自理,恢复进程长,易发生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预后不良,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我科2002年收治1例糖尿病脑梗塞昏迷18日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7.
基底核梗塞患者近记忆损伤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47例基底核梗塞患者近记忆,用25例健康人作对照。发现左侧基底核梗塞语文记忆及右侧基底核梗塞非语文记忆较对照组差(P<0.01);双侧基底核梗塞患者语文记忆和非语文记忆均较对照组差(P<0.01)。作者认为基底核可能参与同侧大脑半球的记忆活动。  相似文献   
28.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ICP)对孕妇可造成瘙痒、黄疸、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对围产儿可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产期病死率增高。但其发病机制不明。近来的研究表明该病与性激素、胆汁酸、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有关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2周机体营养状况与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分阶段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92例食管癌患者在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进行体质指数、上臂中围、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营养不良指标监测,同时进行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实验室检测,采用Pearson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1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6.09%,术后1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升高至81.52%;术后1周较术前及术后2周营养指标都有变化(P0.05)。术前1周丙二醛与上臂中围、上臂肌围呈显著负相关(P0.01);术后1周丙二醛与体重指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术后2周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体重指数、白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即存在营养不良,术后1周是营养不良和氧化应激发生最为严重的时期,术后2周营养不良状况与氧化应激反应仍低于术前1周,护理工作者应通过积极、有效营养干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30.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常伴随有白内障的发生或加重,而致视力下降.如何摘出白内障,既恢复有用视力,又要保护好滤过通道,术后维持正常眼压,是眼科医生追求的目标之一.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对32例(47眼)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