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1 病历摘要患者 44岁 ,住院号 12 5 17。因持续性下腹痛 3天 ,进行性加重 1天于 1998年 10月 2 8日入外院。查体 :急性病容 ,痛苦貌 ,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稍紧张 ,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正常 ,宫颈光滑 ,后穹窿饱满 ,宫颈举痛明显 ,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10ml,穿刺时发现阴道内有一灰白色组织。拟诊为宫外孕破裂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陈旧性血液及积血块约 2 0 0ml,子宫大小正常 ,前壁见一 4cm× 3cm× 3cm大小肌瘤结节 ,右卵巢8cm× 8cm× 5cm ,质脆 ,为豆渣样组织 ,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股骨干C型粉碎性骨折交锁髓内钉加钢丝捆扎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21例股骨干C型粉碎性骨折交锁髓内钉加钢丝捆扎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及钢丝取出,锁定钢板(LCP)加植骨(6例)和更换髓内钉加植骨(15例)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15. 2±3. 0)个月。6例LCP治疗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1(6. 9±0. 8)个月;未发现螺钉及钢板松动、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ASAMI评分系统中骨评价结果优良率为5/6,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优良率为5/6。15例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3(6. 7±0. 5)个月;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骨评价结果优良率为14/15,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优良率为13/15。结论过多剥离骨膜、钢丝捆扎造成骨折区血运严重破坏,是导致股骨干C型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股骨干C型粉碎性骨折的交锁髓内钉治疗中,应尽可能采用闭合复位或骨折断端有限切开,不能一味追求骨块的解剖复位,更不主张切开后应用钢丝及丝线捆扎复位。  相似文献   
83.
牙齿萌出过程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的萌出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到严密调控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该文就牙齿的萌出过程及作用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4.
背景:对于半脊椎切除后长、短节段和前、后路固定矫形的选择,主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国内外对于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建模和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模拟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分析半脊椎切除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矫形效果和生物力学特点。 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利用基于CT图像建立的个体化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半脊椎切除、前路或后路螺钉固定三维矫形技术,输出选择前路或后路固定矫形,以及不同节段固定的矫形结果。 结果与结论:顺利完成了模拟操作,半脊椎切除后,后路固定矫形效果好于前路固定矫形,特别是对后凸角的矫正,矫正率均大于50%;后路短节段固定矫形与长节段固定矫形在对脊柱侧后凸矫形效果上相差不大,差异值小于5°。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有限元模拟试验表明,在半脊椎切除后,后路短节段固定矫形为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减少固定节段,并可获得满意的矫正率。  相似文献   
85.
寰枢椎翻修手术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寰枢椎翻修手术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13例寰枢椎手术失败病例,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并分别予以不同的翻修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翻修手术均安全完成,无脊髓及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病例寰枢椎均获骨性融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寰枢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方式不恰当,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及脊髓压迫;对部分复位者,C2椎弓根螺钉有助于进一步复位,避免了再次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86.
有限元法预测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支具治疗后椎间盘凸侧和凹侧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变化,预测支具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已建立的Lenke1A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支具治疗后主胸弯椎间盘凸侧和凹侧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变化,并应用公式计算1年后椎体高度增加值和椎体楔形病变增加的角度值。结果随着横向矫形力的增加,T6~11椎体的楔形病变逐渐减小,预计1年后总的椎体楔形病变也呈减小趋势。其中在加载100N矫形力后,主胸弯椎体楔形病变角度总和被逆转为负数。结论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脊柱侧凸椎间盘凸侧和凹侧的应力,并应用凸侧和凹侧应力值预测支具治疗的效果,为预测支具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7.
【摘要】 目的:总结分期后路融合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儿童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15例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5~10岁。入院时血沉22~65mm/h,平均42mm/h。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2 例,C级5 例,D级8例。术前腰椎后凸Cobb角16°~48°,平均30.3°。均采用一期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两次手术间隔6~10d。其中6例后凸Cobb角大于40°的患儿术前行Halo-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小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治疗口咽部重型阿弗他溃疡(MjAU)的效果。方法 92例顽固性口咽部MjAU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小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中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程15~180d,平均(47.80±38.79)d,通过治疗14~41d,平均(22.12±7.39)d后溃疡愈合;对照组病程12~145d,平均(44.62±36.03)d,通过治疗12~36d,平均(19.77±8.92)d愈合。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联合治疗与单纯中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顽固性口咽部MjAU有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不同脱敏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2种不同脱敏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抽样,取牙本质过敏症患牙160颗,分成2组。试验组80颗为深低温冷冻组,对照组用熨热疗法治疗。结果 试验组近期有效率96.4%,而对照组仅为75%,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深低温冷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牙质过敏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0.
牙髓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探讨:冠部和根部牙髓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并建立冠部和根部牙髓细胞培养的理想方法一方法:自年轻、健康的人牙中取出完整牙髓,分别应用组织块法和组织块酶解法(0.1%I型胶原酶)对冠、根部牙髓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通过对细胞培养成功率、细胞贴壁率和细胞活性的评估,确定用于根、冠髓细胞培养的理想方法一结果:组织块法比组织块酶解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游出细胞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和较低的贴壁率.结论 在对根、冠髓细胞的原代培养中,组织块法优于组织块酶解法。本实验建立了冠、根部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