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1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518篇
内科学   371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16篇
综合类   1035篇
预防医学   43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64篇
  5篇
中国医学   362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DK2-shRNA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为黑色素瘤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体外合成CDK2及转录终止序列,构建CDK2-shRNA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和包装相应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和感染条件下CDK2-shRNA表达效果,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cyclin E和E2F1表达。结果转染和感染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DK2-shRNA在A375细胞均有表达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转染和感染的CDK2-shRNA均促进A375细胞发生凋亡;干扰CDK2可降低cyclin E和E2F1表达。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DK2-shRNA促进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复合磷酸钙颗粒(HA∶TCP=3∶7)在TRIS缓冲溶液中的体外溶解特性。方法配制一系列浓度逐级递增的Ca~(2+)标准溶液,绘制Ca~(2+)离子溶液的工作曲线。将复合磷酸钙颗粒(HA∶TCP=3∶7)置于pH值为7.4的TRIS缓冲溶液中浸泡,每小时取样一次(初始阶段每3分钟取样一次),用高速离心技术提取上层清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各时间点提取液的Ca~(2+)浓度,绘制Ca~(2+)浓度对浸泡时间的溶解曲线。结果 Ca~(2+)离子溶液的工作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4043.9x+23783,相关系数R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63 g/m L,定量限为0.021 g/mL。浸泡后最初的0.5 h以内,Ca~(2+)浓度随时间延长急剧升高,0.5 h处有明显转折,0.5 h至20 h,Ca~(2+)浓度仍随时间增加而升高,但是增加的速率较前0.5 h明显下降,20 h以后溶解达到基本平衡。复合磷酸钙颗粒的溶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Ca~(2+)离子浓度快速升高的溶解过程,第二阶段是Ca~(2+)离子溶解与HA或Ca HPO_4·2H_2O沉积的竞争过程,第三阶段是Ca~(2+)离子浓度不再继续增加的稳定过程。结论复合磷酸钙颗粒(HA∶TCP=3∶7)在TRIS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4 h后溶出的Ca~(2+)离子浓度在1200 g/L左右。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 总结成人和青少年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和观察外科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1例年龄≥12岁法洛四联症患者,其中男92例、女49例,年龄12~59岁,平均年龄25.4岁。117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右室流出道重建时使用跨肺动脉瓣补片100例,单纯右室流出道扩宽17例。有24例患者一期行体肺分流术,其中合并肺动脉闭锁17例,其中15例患者在术后1-3年行二期根治手术,余9例因肺动脉发育不佳未行根治术。观察并随访患者术后近期及中远期外科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早期(30d内)死亡4例,病死率2.8%。死亡患者中3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心律失常;术后灌注肺合并肺部感染5例、再次气管插管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行血透者1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21例。随访136例,随访时间14年至3月(43.7±9.6月)。三尖瓣重度反流6例,4例顺利再次手术行三尖瓣修复,2例继续观察中;三尖瓣轻至中度反流9例,中度肺动脉残余梗阻3例,小的室间隔残余分流4例,无中远期死亡。结论 成人和青少年TOF患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存活者远期治疗效果仍然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OSAHS患者血清中心肌营养素-1(CT-1)及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室等容加速度(RVIVA)以评估OSAHS患者早期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60例,并选取单纯肥胖者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7 h的多导睡眠监测,并测定患者CT-1及CaMKⅡ的血清水平,同时对所有入选对象中的对照组和OSAHS患者重度组行心脏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RVIVA.结果 ①与单纯肥胖组比较,OSAHS各组中CT-1血清水平、CaMKⅡ血清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血清水平的升高均与OSAHS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T-1血清水平与呼吸紊乱指数(AHI)、CaMKⅡ血清水平呈正相关(r=0.732,0.794,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负相关(r=-0.583,P<0.01);CaMKⅡ血清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697,P<0.01),与LSaO2呈负相关(r=-0.641,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RVIVA值已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相关分析显示RVIVA水平与AHI呈负相关(r=-0.566,P<0.01).③将CT-1及CaMKⅡ的浓度与RVIVA进行相关分析,发现CT-1、CaMKⅡ两者均与RVIVA无相关性.结论 OSAHS可引起CT-1及CaMKⅡ的血清水平增高,且其增高程度与OSAHS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OSAHS患者在临床无任何并发症存在时即可出现右心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50Hz脉冲电磁场(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MC3T3-E1传代培养后分成七组,分别采用0.0 m T、0.6 m T、1.2 m T、1.8 m T、2.4 m T、3.0 m T和3.6 m T 50 Hz脉冲电磁场处理,90 min/d。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成骨性分化检测处理3 d、6 d、9 d、12 d后ALP活性和首次处理12 h后BMP-2、Runx-2、OPG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6种强度的脉冲电磁场均促进细胞增殖,其中0.6 m T的促增殖效应最强(P<0.01)。在成骨性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内ALP活性随电磁场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第9 d达到峰值,之后开始回落。0.6 m T、3.0 m T和3.6 m T均能提高ALP活性,其中0.6 m T始终处于最高水平(P<0.01)。三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首次处理12 h,在0.6 m T、1.2 m T、3 m T和3.6 m T组均显著提高,但仍然是0.6 m T的增强效应最为明显。结论 0.6 m T 50 Hz脉冲电磁场具有最佳的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活性,这可能为采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想的治疗参数。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报道并分析一例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出标本的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NOSES IV式),旨在说明机器人NOSES对于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可行性,为微创外科理念提供新角度,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应用在主动脉相关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典型主动脉疾病CT图像。对所有病例增强薄层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绘制、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并保存后处理进程。比较分析各种后处理技术的优势。检验通过诊断工作站及临床工作站浏览图像、调用后处理进程的可行性。评价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结果:诊断医师通过诊断工作站,临床医师通过临床工作站可浏览全部CT图像,并可调用后处理进程。所有病例,诊断医师根据横断位扫描图像并结合后处理图像及后处理进程均可做出明确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临床医师可借助后处理进程,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血管,也可进行其它后处理操作。结论:主动脉CTA后处理图像对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极具价值。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满足了诊断医师及临床医师自行后处理操作的需求。后处理进程简化了后处理操作,提高了CT图像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教学中,采用器官系统整合教学面临一些挑战。根据泌尿系统疾病特点、八年制医学生培养目标及湘雅医学院教学经验,探索以血尿查因参与构建八年制医学生泌尿系统三阶段立体整合教学。在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及考核方案,以优化八年制医学教育系统整合教学质量,为器官系统整合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完全肠梗阻患者,部分患者行标准左半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Ⅱ期手术,部分患者行次全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收集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如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包括术后并发症、住院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次全结肠切除组在开始肠内营养方面要晚于Ⅱ期手术组(P<0.05).次全结肠切除组的手术并发症均明显少于Ⅱ期手术组(P<0.05).Ⅱ期手术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次全结肠切除组(P<0.001).术后随访在排便次数及营养状况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中,如果进行合适的术前准备及术中处理,次全结肠切除加回肠结直肠Ⅰ期吻合术是安全可行,与Ⅱ期手术相比,能明显降低住院费用,能获得类似的肠道功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