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31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1438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378篇
  12篇
中国医学   557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曹阳  刘华 《海南医学》2013,24(15):2187-2190
目的探讨Jab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Hepatoceullu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Jab1的表达。在其中随机选择10例患者提取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组织样品中Jab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转录因子Smad4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HCC组织中Jab1的阳性率为70%(28/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Jab1的阳性率8%(5/40)。Jab1的高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级、血管或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数量、HBV感染和是否伴有坏死或肝硬化等没有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在肝癌组织中Jab1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同时,Smad4的蛋白在肿瘤组织中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相关性分析发现Jab1的高表达与Smad4的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8(P<0.05)。结论 Jabl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显著高于癌旁组织;Jab1的蛋白水平与smad4呈负相关,提示Jab1可能参与Smad4蛋白降解过程,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正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科采用锁定钢板治疗43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65~82岁。均为闭合骨折。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9 d。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方联合体部伽马刀治疗气滞血瘀型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气滞血瘀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PTV边缘剂量3~5Gy/F,5F/W,总剂量45~51Gy/2~3W的高分次剂量短疗程治疗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加味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5.0%,对照组为3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反应及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方联合体部伽马刀治疗胰腺癌有较高的缓解率,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总结电子胃镜无痛检查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过无痛胃镜检查的1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研究,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全面护理下,检查全程以及检查前后都有配套的护理措施,病人的焦虑程度降低了,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电子胃镜无痛检查的护理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2月开始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以实施时间6个月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1,P=0.03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4,P=0.028);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0.83,P=0.033).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使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近5年住院的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选择接受运脾化浊法治疗的45例患者为运脾化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以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脾虚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降尿酸达标率(运脾化浊组40%、常规治疗组55.56%)以及降尿酸疗效相近(P>0.05)。治疗后运脾化浊组脾虚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大(P<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可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明显改善其脾虚证症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构建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在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的预测评分,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决策(姑息治疗或器官捐献)提供指导。 方法前瞻性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自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动态记录评估患者脑损伤的相关参数,依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训练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和验证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训练集中,以严重脑损伤(GCS<8分)发生后7 d,作为分组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组间差异,筛选与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在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的相关因素,并进行Cox回归统计分析,构建曲线下面积(AUC);构建神经学预测评分,并在验证集中验证评分效能。 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231例,其中139例进入训练集,92例进入验证集。在训练集中,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OR=4.87,95%CI:1.36~17.35)、对光反射消失(OR=4.86,95%CI:1.75~33.92)、咳嗽反射消失(OR=4.43,95%CI:1.97~20.21)和中线结构移位≥5 mm(OR=3.82,95%CI:1.05~12.32)是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在验证集中,结果一致。基于相关因素构建的预测评分,其对于7 d内进展为脑死亡预测的AUC值为0.84。进一步对评分进行分层,其中4~6分对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的阳性预测率为85.7%,而0~3分对7 d内不进展为脑死亡的阴性预测率为74.3%。 结论基于脑损伤评估参数构建的神经学评分,可预测急性神经重症患者进展为脑死亡的时间,结果有待外部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108.
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近年来,针对湿疹的临床表现,中医药发挥了其独特优势,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故对分期、辨证用药、专方、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其他疗法治疗湿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肺炎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以6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机体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进行测定,时间分别为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1周,再根据患者的治疗成效将其分为治疗组(即好转)和对照组(即无好转),再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机体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以上68例肺炎患者在接受1周的治疗之后,病情逐渐好转的有45例,而剩余的23例肺炎患者仍处于无好转状态,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见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也呈逐渐下降的状态,反之,无好转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则呈逐渐递增的状态,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肺炎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将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作为评价治疗成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与护理服务需求情况,为探索适宜的社区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评定量表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乡镇的235名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结果该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1.35±3.24)分,护理服务需求总分为(4.55±0.28)分,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是紧急救护(4.95±0.22)、上门基础护理(4.93±0.26)、转诊介绍和协助转诊(4.87±0.33),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临终护理(2.09±0.55)、心理护理(4.28±0.48)、饮食营养指导(4.36±0.48);代管孙辈数目、年龄、客观支持是留守老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整R2=0.696)。结论该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较少,社区护理服务认识不够,寻求一种既经济方便又行之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对该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照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