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赵汉宁  刘仿  米娜  吴瑗  冯胜军  赵毅 《医学争鸣》2009,30(9):838-838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垂直电泳槽,转移电泳槽(美国BIO—RAD公司);WD-9405B型水平摇床(北京六一仪器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Jurkat T细胞T-bet/GATA-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调节Th1/Th2细胞分化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刺激Jurkat T细胞48 h后,用ELISA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谱及用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白藜芦醇抑制T-bet 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F=6308,P〈0.05 F=3262,P〈0.05).对Jurkat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0的表达均起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效应(F=2604,P〈0.05 F=2465,P〈0.05).结论 白藜芦醇抑制Jurct T细胞由Th0向Th1细胞分化可能是通过降低转录因子T-bet表达水平进行调节,对Th2细胞的抑制作用则可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GATA-3途径进行负调节,并具有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33.
ALT在献血者肝炎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肝脏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献血筛查指标之一。过去在非甲非乙肝炎特异性检测方法出现前,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筛查非甲非乙肝炎的替代性指标,但自从丙肝抗体检测列入筛查项目以及其它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ALT作为替代性指标的作用已越来越小,有些国家已经不做或者不规定做ALT检测。  相似文献   
34.
何德  刘仿  郭震 《检验医学》2001,16(3):179-180
目前,对静脉药瘾者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已有用免疫组化法研究T细胞亚群变化的报道。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广东省湛江地区50例静脉药瘾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1.患者组:随机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强制戒毒所收治的确诊为静脉药瘾者50例,全有静脉注射“4号海洛因”(纯度>85%)成瘾者,平均用药0.4~1.5 g/d,最大用量4.2 g/d;吸毒时间12~68个月,平均46.12个月。符合海洛因依赖条件;否认既往有慢性心、肝、肾、内分泌疾病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学检测阴性反应,既往无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史。对照组:随机选择广东医学院入学新生体检健康成人50例,年龄17~31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5.
沙眼衣原体是沙眼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过程差异性较大,人们认为这与个体差异或型别有关.omp1基因编码主要外膜蛋白,是研究沙眼衣原体最重要的靶基因,omp1基因的变异性可引起沙眼衣原体致病性的改变,因此研究omp1变异性对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肖红  伍昌林  刘仿  陈群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912-915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ITP患儿T细胞核因子-кB(NF-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从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并分成3组培养,即空白对照组,加入PKC的激活剂PMA的PMA组,同时加入PKC激活剂PMA与抑制剂H-7的PMA H-7组,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NF-кB和抑制蛋白кB(I-кB)。结果ITP患儿的PMA组NF-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儿童的PMA组(P<0.05),且I-кB水平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而ITP的PMA H-7组NF-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ITP的PMA组,且I-кB水平显著高于该组(P<0.05)。结论ITP患儿T细胞NF-кB的活化可能受PKC信号传导的调控,T淋巴细胞PKC-NF-кB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可能是ITP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能,通过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机制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将会揭示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8.
通过CD3-TCR途径介导的信号,能在不成熟胸腺细胞和T细胞杂交瘤诱导出程序细胞死主恨。Dieter Kabe1isz和同事收集了最近积累的关于在外周成熟T细胞也能诱导出程序细胞死亡的证据,这可能为细胞免疫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9.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也被称作CD66a、胆汁糖蛋白(biliar glyeoprotein,BGP)或者细胞-细胞黏附分子(C-CAM),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也是癌胚抗原家族的一个成员,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CEACAM1广泛地表达于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可以阻止肿瘤的生长及上皮细胞的增殖,诱导上皮细胞的凋亡,阻止T淋巴细胞的活化,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阻止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活性,延迟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增强内皮细胞的活力,促进血管的形成,调节血管的再塑等,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0.
我们于2003年对重庆市巴南区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341^#涂装生产线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