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2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铁路行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探讨生殖健康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铁路行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南宁、青藏、武汉铁路系统女职工作为研究人群,采用统一编制调查表,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铁路女职工常见妇科疾病患病率为28.5%,发病前两位的是子宫肌瘤、阴道炎,主要发病年龄36~45岁;月经异常率20.4%,主要表现为经量异常和周期紊乱。单因素分析发现,阴道炎、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月经异常以及外阴瘙痒或白带增多是影响心理健康的生殖道疾患危险因素。结论建议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促进措施,增强铁路女工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及早治愈生殖系统疾病;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减轻心理压力,缓解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制糖行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分析月经的影响因素,研究月经异常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与职业模式的关系,为改善职业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采用整群抽样、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代表性的13家制糖企业1029名女职工进行生殖健康问卷调查。分析月经异常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与危害因素的关系。结果对964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近6个月月经异常率为52.5%,其中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症状者占月经异常人数的36.2%。月经异常情况中,经量减少(24.7%)>周期紊乱(22.1%)>持续时间变化(14.4%),轮班及其他工作形式(53.7%)>白班(37.5%),自觉工作强度很大(61.6%)>较大(58.9%)>一般及较小(45.4%),接触物理因素(53.2%)>不接触物理因素(38.8%)。女职工生殖道感染与工作体位、接触粉尘、接触物理因素有关(均P<0.05)。结论制糖行业女职工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月经异常率较高,职业模式、噪声、微生物等可影响月经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应改善女职工工作模式和作业环境,减少、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提升生殖健康检查的覆盖率,持续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和文化层次,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某大型纺织企业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该企业15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服务现状和职工职业健康知识与意识等。 结果 该企业的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卫生培训率、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率、职业危害告知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知晓率、职业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分别为90.85%、64.71%、43.80%、84.97%、66.01%、71.90%、92.16%。学历较高(高中及以上)、非农业户籍职工的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率分别高于学历较低职工和农业户籍职工(χ2=22.06、4.09,P<0.01或0.05)。 结论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培训等方面是该企业的薄弱环节。企业应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形成体系,并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4.
25.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心理卫生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4月17日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提出:"加快制定<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人员、组织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生率.建立国家重大灾害后精神卫生干预试点,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应激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26.
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人类的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工作场所相关的危害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职业健康与安全逐渐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中国职业女性心理测评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为SCL-90广泛应用于中国职业女性心理测评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SCL-90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职业女性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sα系数、Guttman Split-Half系数及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信度效度评价。结果职业女性SCL-90有效问卷41 166份,区分度介于0.371~0.730。信度分析,Cronbach'sα系数0.801~0.923,Guttman Split-Half系数0.750~0.913;效度分析,各因子分量表和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介于0.846~0.949,均超过和其他因子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使用主成分极大方差旋转因子法进行分析,抽取特征值>1的因子,除躯体化抽取2个因子外,其他因子分量表均抽取1个因子。总量表抽取9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数58.581%。结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中国职业女性中应用的区分度、信度、内容效度较好,但结构效度欠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孕产妇抑郁状况及其与职业因素的关系。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1 073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其抑郁状况。结果 1 073名孕产妇中233人抑郁,抑郁检出率为21.7%;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检出率分别为17.9%、3.2%、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发生抑郁的危险降低至0.13倍(95%CI:0.04~0.45);相对于初婚,其他婚姻状况(未婚同居、已婚丧偶和离异)者抑郁的危险升高(OR=9.04,95%CI:1.62~50.53);相对于妊娠期工作时间<30 h/周、长时间站立、妊娠期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孕产妇,妊娠期工作时间> 40 h/周、工作时长时间坐姿或走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孕产妇发生抑郁的危险分别增加至2.52(95%CI:1.30~4.91)、3.28(95%CI:1.34~8.02)、2.00(95%CI:1.28~3.11)、2.67(1.78~3.99)倍。相对于怀孕后未调整工作岗位或降低工作强度的孕产妇、怀孕后调整工作岗...  相似文献   
29.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是通过结合劳动卫生现场检测结果及防护措施实施状况对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人员的总体健康状况和企业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医学指导。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尚未统一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的格式和要求,为使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达到程序化和规范化要求,我们对江苏省首批申请职业健康监护服务资格机构所做的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30.
我国女性就业比例增高,就业模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流动女工,面临严重的职业危害,给自身健康和生殖健康带来危险。分析流动女工的职业危害特点,研究控制职业危害对策,有利于保护女工和下一代的健康。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