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7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482.
目的 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耐链霉素基因,为今后该地区突发人间鼠疫的精准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海西地区1957—2009年间取自鼠疫患者、媒介昆虫及中间宿主的代表性鼠疫菌110株,提取其DNA,针对我国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基因设计引物P-F和P-R和TaqMan-MGB探针Probe1 [FAM]和Probe2[VIC],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耐药rpsl基因筛查。结果 110株被试菌株中FAM检测均为阳性(RFU峰值>2000);VIC阳性的为0株(RFU峰值<200)。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成立。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地区未检测出耐链霉素菌株。  相似文献   
483.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脑血流(CBF)、血管再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组(A-tDCS组)、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组(C-tDCS组), 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将MCAO组、A-tDCS组、C-tDCS组大鼠制成MCAO模型。造模后24 h开始给予大鼠tDCS刺激, Sham组和MCAO组大鼠均安装电极, 但不给予电流刺激, A-tDCS组给予阳极电极刺激, C-tDCS组给予阴极电极刺激, 刺激强度200 μA, 每日20 min, 刺激5 d, 休息2 d, 再刺激5 d, 整体周期共12 d。造模前、造模后24 h和治疗12 d后, 采用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法对4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造模后3 d和治疗12 d后, 采用MRI观察4组大鼠的CBF变化情况;治疗12 d后, 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4组大鼠血管的再生情况,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VEGF和CD34...  相似文献   
48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Dll4/Notch4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以53.36 g/(kg·d)剂量灌胃家兔,制备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制备空白血清。体外培养HPAEC细胞,TGF-β1诱导建立内皮间质转化(EndMT)模型,设立空白组(10%空白血清)、模型组(10%空白血清+TGF-β1)、DAPT组(10%空白血清+DAPT+TGF-β1)、10%含药血清组(10%含药血清+TGF-β1)、5%含药血清组(5%含药血清+5%空白血清+TGF-β1)和2.5%含药血清组(2.5%含药血清+7.5%空白血清+TGF-β1)6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HPAEC细胞Notch4、Dll4和CBF1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PAEC细胞Notch4、Dll4和CBF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法检测各组HPAEC细胞NICD4与CBF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PAEC细胞Notch4、Dll4和CBF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且NICD4与CBF1有结合作用;与模型组比较,DAPT组和补阳还五汤各剂量含药血清组HPAEC细胞Notch4、Dll4和CBF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NICD4与CBF1的结合被抑制,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作用越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PAEC细胞的Dll4/Notch4信号,这可能是其干预内皮间质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5.
目的:探讨一种中、远节指腹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覆盖、外形重建及感觉、血管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用掌指关节处带指动脉、神经的V-Y成形皮瓣修复治疗14例拇指远节、2-4指中、远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2~69岁;病程0.5~2 d。指腹缺损面积约(2.0~2.5) cm×(1.5~2.0) cm。术中自掌指关节以近至缺损处游离皮瓣,掌指关节处切口设计成"V"形,双侧血管、神经游离至指总动脉、指总神经分叉处。屈曲掌指、近指、远指关节,远节指腹缺损皮瓣远端塑形后缝合覆盖,中节指腹缺损皮瓣前移后吻合指动脉、指神经。术后3周患指功能锻炼。观察术后患者手指活动度、指腹感觉、外形等指标。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14例皮瓣全部成活,10例远节指腹缺损者术后指腹即恢复感觉,4例中节指腹缺损者术后2~3个月感觉逐步恢复。1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0个月。指腹两点分辨觉4~6 mm,感觉功能评分达S3级以上,指腹形状逼真,皮色、皮温正常,耐磨性、耐寒性好,指关节功能基本正常。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术效果,功能总评分优13例,良1例。结论:掌指关节处带指动脉、神经的V-Y成形皮瓣修复中节或远节指腹缺损,术式简单,风险低,可延长指动脉皮瓣修复范围,恢复指腹外形、血供和感觉,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86.
目的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莫西沙星共12种抗生素对164株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若发现耐药菌株,则用K-B法进行验证。结果 所测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中有1株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MIC=4096 μg/mL),链霉素K-B法检测抑菌环直径为0,这株菌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其余163株菌对12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发现1株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耐药。因链霉素是国内外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耐药鼠疫耶尔森菌会引起链霉素治疗失败,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对鼠疫耶尔森菌分离株的抗菌敏感性监测应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487.
目的 探索不同消毒方法应用于正压生物防护头罩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方法 使用75%乙醇、季铵盐移动消毒站、过氧化氢熏蒸消毒舱对正压生物防护头罩进行消毒,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及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采样方法、消毒方法、验证实验,通过细菌学采样后进行培养检测合格情况。结果 正压生物防护头罩表面经75%酒精消毒液涂抹消毒作用3min及复合季铵盐喷洒消毒10min,结果显示两者对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液对正压生物防护头罩在汽化过氧化氢熏蒸消毒舱进行满载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消毒舱内35个布点位置的嗜热脂肪杆菌(ATCC 7953)芽孢培养结果均为阴性,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均成立。结论 3种消毒方法均能达到合格的消毒效果,在实际工作可根据情况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利用DNA规律聚集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分型方法,全面探索海西地区分离鼠疫菌株是否存在新的基因型,为鼠疫菌溯源鉴定及流行病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海西地区1961-2009年间取自鼠疫患者、媒介昆虫及中间宿主的50株鼠疫菌后提取其DNA,利用PCR技术,对鼠疫菌CRISPR分型中的YPa、YPb、YPc 3个位点进行扩增,测定其扩增产物核酸序列并进行分析,将测得CRISPR序列与文献最新报道的CRISPR Dictionary和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新的CRISPR spacer阵列,基因型别,分析其进化关系,最终确定青海省海西州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株的CRISPR基因库。结果 50株鼠疫菌在3个CRISPR位点上共有24种spacer,其中YPa位点上有13种、YPb位点8种、YPc位点3种,b51是新发现的spacer。50株鼠疫菌可被分为16个基因型,共归为6大CRISPR类群。Ca35′是该地区主要流行类群;Ca7是...  相似文献   
489.
目的 探究某岛礁驻礁人员睡眠情况与中医体质之间关系。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对某岛礁驻礁人员进行调查,获得722份合格问卷。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睡眠情况与累计驻礁时间的关系;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分析失眠患者与非失眠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采用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失眠有意义的主要中医体质影响因素。 结果 在722名岛礁驻礁人员中,无睡眠障碍的受试共308(42.7%)位,失眠患者共414(57.3%)位。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一般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及驻礁时间后,发现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和气郁质四种中医体质与驻礁人员睡眠质量有关。结论 驻礁人员的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关,其中,平和质是失眠的保护因素,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是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