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52.
本文报道采用国产试剂,将胶体金标记在葡萄球菌蛋白A(SPA)和纯化免抗鼠IgG抗体(RAM)上,制备了数批免疫胶体金探针试刺,并建立了免疫金银染色法,用于人T、B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光镜水平检测。阳性细胞膜上出现的免疫金银颗粒有三种类型: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局部粗大颗粒、以及帽状聚集的颗粒。次外,T、B细胞膜抗原的检出阳性率与以往报道的免疫荧光法相符合。因此,免疫金银法是一种敏感、可靠、方便和值得推广的方法,为研究细胞表面标记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3.
自40年代磺胺和青霉素问世之后,猖獗一时的性病(Venereal diseases)如梅毒和淋病得到了控制,危害性也有所减少。此后,性病的组成也起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开始把以前未曾提到,但可以由性行为传播的疾病也列入性病的范围,并将过去认为由梅毒螺旋体、淋球菌、软性下疳杆菌和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引起的几种传统的性病病原体,扩大到病毒、沙眼衣原体、支原体、肠道细菌、真菌、原虫和昆虫等病原体。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以“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相似文献   
54.
乙肝(HB)疫苗初免研究表明,初免后抗-HBs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甚至低于检测水平。当抗—HBs水平降至10IU/L(即抗-HBs抵抗HBV感染最低有效保护水平)时,HBV感染的危险性及感染率就会相对增加。因此,随着HB疫苗的推广应用,对HB疫苗已初免的儿童是否需要再  相似文献   
55.
52条蝮蛇和9条眼镜蛇的血清采用 RPHA 测定 HBsAg,ELISA 检测抗-HBcIgM 和抗-HBc IgG;HBV-DNA 斑点杂交测定蛇血 HBV-DNA;12例蛇肝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PAP)染色,作 HBsAg 定位。上述试验结果全部阴性,在所检测的蝮蛇和眼镜蛇中未能证实有嗜肝病毒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56.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检测肝组织中HBsAg,并将该法与双桥PAP进行比较.IGSS法1∶32000稀释的抗HBs仍能检出切片中的HBsAg,而双桥PAP法则抗HBs 1∶2000稀释才染出阳性细胞,前者的敏感性是后者的16倍.此外,IGSS法尚有以下优点:染出的阳性颗粒较细,背景染色极浅;不受内源性酶影响;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制备方便;成本低,用途广等.  相似文献   
57.
鉴于目前对HBsAg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用于纯化HBsAg的方法多数沿用氯化铯等比重带和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分离等经典方法,由于该法设备昂贵,一般实验室无力购置。为此,我们提出“常规的、亲和层析  相似文献   
58.
病毒性肝炎早已被认为是医务人员的职业病。1976年10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病毒性肝炎专家委员会会议进一步指出,它在卫生人员中具有职业性危险,且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而非甲型肝炎病毒(HAV)所致。近年来,不少学者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亦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虽已引起科研、医疗和卫生防疫部门及社会上的普遍关注,但对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尚未能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现就有关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9.
以双抗体夹心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流电泳(CEP)和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检测271例肝炎病人血清标本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 的阳性率 CEP 为18.5%(50侧)、RPHA 为29%(79例)、ELISA 为31%(84例),ELISA 和 RPHA 两法的符合率是97.4%。检测纯化 HBsAg 时,ELISA 的检出下限<50ng/ml,较 CEP 高200倍,为 RPHA 的2.5倍。ELISA 检测 HBsAg的平均回收为95.92±12%,多孔复测和多次复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6%和6.5%;假阳性率为28%,但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并不影响检测结果。表明 ELISA 检测 HBsAg 是敏感、特异的方法,重复性也好。  相似文献   
60.
病历摘要患者钟××,男性,乡干部,28岁,未婚,临安人,住院号13996,於1955年10月17日住院,主诉为左上腹肿块日渐肿大巳4年半,痢疾状大便已16日,腹部逐渐膨大已8日。患者於4年半前自接触河水后曾有皮肤发痒历史,继有不规则发热达4、5日而渐退,以后即有大便次数增多并带有血与脓液,约经3、4月后内觉左上腹有拳大肿块出现,且在以后5个月内逐日增大,同时食欲不振,乏力消瘦。於1953年2月曾在嘉兴血吸虫防治站进行锑剂治疗,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一年前又复出现稀便,日有4—5次,白后身体又形消瘦,3月前曾在上肢发生芝麻大之红色小点,历数天而退。近16日来觉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大便呈粘液泡沫状,不带血,每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