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疫情概况 1992年全省16个疾病监测点(监测人口159473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共报告甲类传染病霍乱5例;乙类传染病12种,计6532例,死亡20例。甲乙类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为409.91/10万,死亡率7.25/10万,病死率0.31%。与1991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下降21.22%,死亡率上升5.93%,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和疫情报告质量,查清传染病漏报情况,提高我省疾病监测点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卫生当局制订防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0年11月对全省12个疾病监测点,按流研所流行病室制定的方案,统一进行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和漏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和疫情报告质量,查清传染病漏报情况,提高我省疾病监测点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卫生部门制订防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0年11月对全省12个疾病监测点,按流研所流行病室制定的方案,统一进行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和漏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疾病监测点内诊治甲、乙、丙类传染病的86所各级医疗机构,居民漏报调查是以随机方法抽取65个乡(镇、街道)监测点常住户口的居民,共116452人。1.2 调查内容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组织、制度落实情况,调查1~10月份报告卡、报表填写情况,并与防疫站报告卡核对。  相似文献   
14.
一、疫情概况 全省13个疾病监测点(监测人口1348330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3.19%),通过一年的传染病监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计7080例,死亡16人。报告发病宰520.35/10万,死亡率1.10/10万,病死率0.23%。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0.70%,死亡率下降36.21%,病死率下降36.11%。其中报告发病率上升明显的病种有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下降明显的有痢疾、伤寒、麻疹等疾病。报告发病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329.55/10万)、痢疾(136.28/10万)、淋病  相似文献   
15.
疾病监测(Survemance of Diseases)是系统地、规则地观察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情况.以及消长规律和长期动态趋势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观察疾病在一地及各地的分布动态,不断地提供科学资料,作为制订和修改各种疾病的预防对策及措施的依据。监测(Surveillance)一词原意为(对嫌疑犯等之)监视或监督,开始用于对社  相似文献   
16.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而且婴儿死亡率在年龄别死亡率中具有特殊意义。婴儿出生后,发病机会比其他年龄组要高得多,降低婴儿死亡率是降低人口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全省12个疾病监测点1990~1991年的婴儿死亡原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医院传染病报告是我省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进行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和漏报调查至为重要。通过调查可以全面了解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居民回顾性调查是从居民中查医院漏报和从居民中查未就诊的疑似病例。通过居民回顾性调查获得本地区的漏报率和校正报告发病率,使疫情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从而为卫生当局制定控制传染病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于1991年11~12月在全省13个疾病监测点,按流研所疾病监测管理组制定的方案,统一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