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437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 (Carvedilol)与美托洛尔 (Metoprolol)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 CHF患者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观察治疗前后脑钠素 (BNP)、去甲肾上腺素 (NE)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楔压 (PCWP)的变化。结果 卡维地洛组较美托洛尔组显著降低 BNP、NE、MPAP和 PCWP(P<0 .0 5) ,较美托洛尔组明显提高 L VEF(P<0 .0 5)。结论 卡维地洛抗交感活性作用强于美托洛尔 ,能显著降低 BNP、NE水平 ,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32.
综述胰岛素超细化处理方法及其吸入给药系统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超临界反溶剂过程用于胰岛素超细化处理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眼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4 -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取眼针肝区、心区、肾区。共治疗 30日 ,并与西药尼莫通相对照。实验前后分别进行 Y-型迷宫测试 ,实验结束后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 ,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明显改变 ,神经元损害严重。眼针组与药物组 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 ,与模型组比较 (P<0 .0 1) ,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轻 ,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眼针疗法可改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多种常见肿瘤组织芯片在观察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病理档案材料中选取 10种常见恶性肿瘤及其癌旁或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 ,HE染色切片定位穿刺部位 ,每一蜡块穿取直径 0 6mm大小组织柱 ,排布成 196点列阵的芯片 ;用ki 67、p5 3、rasp2 1、bcl 2和bax单抗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对各切片阳性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结果 :组织芯片经染色后结构完整 ,在肿瘤组织中ki 67、p5 3和rasp2 1标记的阳性细胞比癌旁和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而大多数肿瘤中bcl 2和bax表达呈负相关 ,即bcl 2阴性或低表达者 ,则bax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 ,反之则相反。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同时用于评价多种不同类型肿瘤样本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状态 ,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5.
宫颈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在宫颈癌诊断、治疗以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测定 2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和 60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含量。结果 :VEGF含量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 5 5 6pg/mg、410 2pg/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肿 瘤≥ 4cm者为 960 0 pg/mg ,淋巴结转移者为 780 5 pg/mg ,而肿瘤 <4cm者 ,淋巴结未转移者分别为 180 5 pg/mg、2 3 0 0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组织VEGF含量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含量变化可监测宫颈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反义寡核苷酸对Burkitt’s淋巴瘤Daudi细胞α2 ,6 唾液酸转移酶 (ST6GalI)的活性和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水平的下调作用。方法 以修饰后的ST6GalI的反义寡核苷酸处理Daudi细胞 ,以RT PCR检测Daudi细胞ST6GalImRNA的表达 ,荧光定量法测定ST6GalI的活性及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的含量。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 ,以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Daudi细胞ST6GalImRNA的表达下调 ,ST6GalI酶活性下降 ,并导致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水平降低。结论 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降低Daudi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化水平 ,内源性减少α2 ,6 唾液酸对Daudi细胞CD2 2受体的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37.
VEGF-C、FLT-4、cPKC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转移相关基因VEGF C、FLT 4、cPKC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3例肺癌中的VEGF C、FLT 4、cPKC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 C、FLT 4在肺癌的不同组织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 ;cPKC在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但晚期病例三者表达均高于早期病例 ;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VEGF C、FLT 4、cPKC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三者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肺部球形病灶CT、MRI和PET的综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CT、MRI、PET在肺部球形病灶中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5例有CT、MRI、PE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球形病灶。结果 分析CT、MRI及PET三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并进行比较 ,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为0 .377和 0 .7)。通过CT、MRI、PET的互补 ,在 4 4例肺癌中 ,仅 1例误诊 ,2 1例良性病变中 ,诊断正确的有 19例 ,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7%、90 .5 %、95 .4 %、95 .6 %和95 %。结论 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 ,有助于提高肺部球形病灶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9.
胃癌患者术后NDV-ATV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NDV—ATV)治疗胃病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6例胃病术后(术后2、3、4、5周)NDV—ATV治疗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以15例术后未接受NDV—ATV治疗的胃癌患者作对照。结果 对照组术后CD3^ 、CD4^ 、NK细胞所占百分比和CD4^ /CD8^ 逐渐升高,以术后3周内升高最为明显。NDV—ATV治疗组,术后CD3^ 、CD4^ 、NK细胞所占百分比和CD4^ /CD8^ 上升速度更快,持续时间更长。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明显高于未接受NDV—ATV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第1次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DV—ATV可同时视为1种免疫调节剂,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食管拔脱结肠重建食管术 (esophagealreplacementwithcolonERC)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经颈、腹径路实施食管内翻拔脱切除病变食管 ,并用ERC获得了满意疗效 ,对该术操作要点 ,食管拔脱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 ,1 8例术后随访 6年 ,存活超过 1年者 1 3例 ,超过 3年者 8例 ,超过 5年者 5例 ,5年生存率为 2 7.8%。结论 食管内翻拔脱ERC治疗颈 ,胸上段食管癌的特点为 :避免开胸术创伤 ,保留自体胃功能 ,术后生存期长 ,生活质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