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35篇
  免费   12274篇
  国内免费   6981篇
耳鼻咽喉   1203篇
儿科学   2207篇
妇产科学   740篇
基础医学   7291篇
口腔科学   2659篇
临床医学   15259篇
内科学   10244篇
皮肤病学   1343篇
神经病学   2555篇
特种医学   4862篇
外科学   10756篇
综合类   34550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预防医学   14739篇
眼科学   1463篇
药学   14532篇
  172篇
中国医学   12786篇
肿瘤学   5600篇
  2024年   385篇
  2023年   1441篇
  2022年   3733篇
  2021年   4778篇
  2020年   4107篇
  2019年   2200篇
  2018年   2320篇
  2017年   3362篇
  2016年   2580篇
  2015年   4661篇
  2014年   6167篇
  2013年   8006篇
  2012年   11524篇
  2011年   12139篇
  2010年   11107篇
  2009年   10145篇
  2008年   10415篇
  2007年   9974篇
  2006年   8762篇
  2005年   6874篇
  2004年   4853篇
  2003年   3859篇
  2002年   2961篇
  2001年   2758篇
  2000年   2209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I岳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00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6.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32/60),晚期发生率为46.67%(28/60),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5.00%(39/6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0.65%)与皮层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层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制备含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建立荧光定量PCR测定滴度的方法。方法扩增BDNF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LXSN-BDNF,将其转染包装细胞,经G418筛选、病毒浓缩后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克隆形成法测定滴度。结果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BDNF基因成功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中,筛选得到稳定的分泌重组病毒细胞系。重组病毒100倍浓缩后经荧光定量PCR法和克隆形成法测定的滴度分别为6.92×10^6拷贝/ml和3.2×10^5CFU/ml,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扩增BDNF基因,制备了重组病毒pLX—SN-BDNF,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滴度的方法,为基因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antc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ACoAC)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特点,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显微解剖数据,方法在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上,分别在不同的视角下对ACoAC及其发出的穿支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取出整脑后对ACoAC各部分直径、长度进行测量、拍照,所得数据用SPN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例(20侧半球)共有20支大脑前动脉。双侧ACA—A1段长度和直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ACA-A1段后下壁发出许多穿支血管。前交通动脉形态变异很多均发出穿支血管,分别供应下丘脑、视交叉、胼胝体膝部等。Hcubner回返动脉是ACoAC发出的最粗大的穿支血管,其起源、行程变异很大。ACoAC发出很多供应视交又及视神经的穿支血管.他们大多来自ACA—A1段。结论 ①双侧ACA-A1段发育多不对称,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ACA—A1段均发出重要的穿支血管.手术时应仔细加以分辨、保护..ACoA形态变异很大,但与ACA-A1段发育不良关东不大,②Heubner回返动脉起源和形态堑异很大。③OC和ON的血液供应有上、下两个起源。  相似文献   
994.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编制适用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类型问卷。方法:根据访谈、开放式问卷施测结果,编制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调查样本为733名武汉地区大学生,91名大学生作为重测样本;检验了问卷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等。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素,即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各因子负荷在0·50~0·82之间。总问卷及各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分半信度及重测信度分别为0·80~0·92、0·79~0·90和0·81~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三因素模型各项参数(RMSEA=0·07,CFI=0·98,NFI=0·97,IFI=0·98,TLI=0·97,RFI=0·96)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的测试。  相似文献   
995.
GMP法玻璃化冷冻人胚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GMP法玻璃化冷人胚胎的可行性。方法选用IVF中多精受精的4-10细胞阶段的胚胎为研究对象,先后在玻璃化1液(10%乙二醇+10%二甲亚砜)和玻璃化2液(20%乙二醇+20%二甲亚砜+0.3M蔗糖)中分别平衡1mim和0.5mim,然后用GMP管虹吸胚胎直接浸入液氮。其结果与常规的程序化慢冻进行比较。结果GMP法的存活率、胚胎完整率、卵裂球存活率比程序化慢冻法更高(分别为94.4%对73.9%,P〈0.01;79.6%对33.9%,P〈0.01;91.6%对67.8%;P〈0.01),但卵裂球完全死亡率更低(0%对10、4%;P〈0.01)。结论GMP法玻璃化冷冻人胚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HCⅠ类分子K^b(K^b-EGFP融合蛋白),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方法 RT-PCR的方法获得小鼠MHCⅠ类分子K^b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EGFP分子的上游,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抗性重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重组分子的表达及胞内定位情况。结果 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预期的重组质粒,质粒经DNA序列测定证实阅读框无误,转染COS-7细胞后的抗性克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特征性地分布于细胞质膜,及核周、膜下的囊泡结构中。结论 所构建的K^b-E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后具有MHCⅠ类分子的特征性分布,提示该重组分子具有野生型MHCⅠ类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胞内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HCⅠ类分子胞内动态分布及分子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和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减轻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经气管内滴注LPS复制ALI)、NaHS(H2S供体)+LPS组、炔丙基甘氨酸[胱硫醚-γ-裂解酶(CSE)抑制剂,PPG]+LPS组、CCK-8+LPS组、PPG+CCK-8+LPS组和CCK- 8组。给药后分别于4 h和8 h处死动物,测定肺湿/干比值;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化学法检测血浆H2S含量,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和CSE活性;放免法检测肺组织P-selectin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CSE mRNA的表达;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结果: 气管内滴注LPS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肺湿/干比值、BALF中蛋白含量及肺组织MDA、MPO活性和P-selectin水平增高;血浆H2S含量、肺组织CSE活性及CSE mRNA表达下降。预先给予NaHS或CCK-8可显著减轻LPS所致的上述改变,且血浆H2S含量、肺组织CSE活性及CSE mRNA表达高于相应的LPS组;预先给予PPG可加重LPS所致的肺损伤,而血浆H2S含量、肺组织CSE活性及CSE mRNA表达分别低于相应的LPS组和CCK-8+LPS组。结论: CCK-8可通过内源性H2S介导的抗氧化、抑制PMN黏附聚集等效应发挥减轻LPS所致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高静琰  靳磊  李艳  余振珏  周国民 《解剖科学进展》2007,13(1):52-55,58,I0003
目的 探讨bFGF体外诱导早期人胚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转分化现象及其分子机制,为视网膜发育的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RPE细胞移植奠定基础.方法 取4~6代人胚(6 w~10 w)RPE细胞,bFGF(20 ng/ml)诱导培养(4 d~6 d)后观察RPE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用免疫细胞化学作转分化RPE细胞鉴定.RT-PCR分析转分化RPE细胞小眼畸形基因(MITF)的表达.结果 bFGF诱导培养后的人胚RPE细胞呈现类神经样细胞表型,不仅表达自身上皮细胞标记物角蛋白(Keratin),同时还表达多种神经视网膜上皮细胞标记物(MAP2、GS、GFAP、Peripherin、Opsin,但不表达NCAM);用RT-PCR方法没有检测到转分化RPE细胞MITF-A mRNA表达.结论 早期人胚RPE细胞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可塑性,bFGF可以诱导早期人胚RPE细胞表达多种神经视网膜上皮细胞标记物,可能是通过抑制MITF-A的分子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92例HIV/AIDS患者HIV-1病毒近膜端(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MPER)中和抗体2F5和4E10保守表位ELDKWA、NWFDIT氨基酸变异特点,为中国HIV/AIDS患者免疫治疗以及疫苗设计提供数据.方法 Nest-PCR扩增HIV-1 env区gp41段基因,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与HIV-1 Sequence Database HXB Ⅱ参考株中和抗体表位数据比对,分析2F5、4E10中和表位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 92例HIV/AIDS患者HIV-1外膜蛋白env gp41段中和抗体2F5、4E10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突变;2F5中和抗体表位主要有E662A(14.1%)、K665S(17.4%)、A667K(16.3%)突变;4E10中和抗体表位主要有N671S(13.0%)、D674S(3.3%)、T676S(16.3%)突变;CRF_B'C亚型与B'亚型的2F5和4E10表位氨基酸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_B'C与CRF01_AE亚型2F5表位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亚型缓慢进展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4E10表位氨基酸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2例HIV/AIDS患者HIV.1包膜蛋白env gp41段中和抗体2F5、4E10中和表位氨基酸存在突变,且变异多样化;不同亚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位点变异有差异;B'亚型4E10中和抗体表位变异可能与疾病进展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桑色素(morin)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的淋巴结来源的小鼠淋巴细胞,再以不同终浓度的morin与T细胞共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早期T细胞活化的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以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脂(CFDA-SE)染色检测T细胞的增殖;以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T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小鼠T细胞培养6 h后,未经ConA刺激的对照组中CD69 T的细胞比率为(2.97±0.12)%,经ConA刺激的CD69 T细胞的比率明显增高,达到(72.52±0.66)%,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明显(P<0.01)。终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morin均下调CD69 T细胞的比率,其中,100μmol/L的morin抑制作用最强,为(48.95±0.8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FDA-SE染色分析显示,ConA组培养48 h和72 h的T细胞的增殖指数(PI)分别为(1.58±0.04)和(1.95±0.02),各浓度的morin对ConA刺激的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以100μmol/L的morin抑制作用最明显。培养48 h的ConA组T细胞的PI为(1.02±0.02)、培养72 h的ConA组T细胞的PI为(1.03±0.01),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结果表明,ConA组处于S期的T细胞的比率为(27.05±0.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比率(5.10±0.07)%。morin组中S期的细胞比率较高。结论:Morin可显著抑制ConA刺激的T细胞活化及增殖;其对增殖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S期的细胞的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