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256篇
  免费   53882篇
  国内免费   32423篇
耳鼻咽喉   4933篇
儿科学   8041篇
妇产科学   3671篇
基础医学   36653篇
口腔科学   10465篇
临床医学   66328篇
内科学   49626篇
皮肤病学   5864篇
神经病学   14126篇
特种医学   204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45497篇
综合类   140561篇
现状与发展   133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58174篇
眼科学   8689篇
药学   65110篇
  872篇
中国医学   52097篇
肿瘤学   27165篇
  2024年   1798篇
  2023年   6959篇
  2022年   16907篇
  2021年   23138篇
  2020年   19575篇
  2019年   11752篇
  2018年   12478篇
  2017年   15843篇
  2016年   12412篇
  2015年   22041篇
  2014年   28309篇
  2013年   33514篇
  2012年   49144篇
  2011年   52073篇
  2010年   44811篇
  2009年   39585篇
  2008年   40885篇
  2007年   39381篇
  2006年   34963篇
  2005年   28290篇
  2004年   19726篇
  2003年   16690篇
  2002年   12893篇
  2001年   11423篇
  2000年   8826篇
  1999年   4423篇
  1998年   1667篇
  1997年   1667篇
  1996年   1329篇
  1995年   1095篇
  1994年   1052篇
  1993年   631篇
  1992年   569篇
  1991年   535篇
  1990年   452篇
  1989年   344篇
  1988年   322篇
  1987年   310篇
  1986年   239篇
  1985年   176篇
  1984年   125篇
  1983年   89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7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构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估两种组织工程骨体内神经化重建方法的成骨效果,研究神经化与成骨的相互关系。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24只随机分成四组:组织工程骨组(A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B组),运动神经束植入组(C组),血管束植入组(D组);另2只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动物均制备左侧股骨长1.5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钢板固定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用四种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骨。植入的神经分别是隐神经和股神经肌支。术后4、8、12周摄股骨正位X线片,用放射影像学评分和X线阻射影分析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感觉神经束后,比单纯组织工程骨和运动神经束植入的修复效果均有明显提高,而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运动神经束与单纯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感觉神经束植入与血管束植入的成骨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血管束植入组的成骨效果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利用感觉神经束植入的方法可以提高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作用,而植入运动神经束却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单一小切口带锁钉固定治疗"浮膝"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小切口治疗“浮膝”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2例“浮膝”损伤病人采取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30°~40°于髌韧带内侧缘做3~5 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逆行穿入股骨带锁钉;膝关节屈曲90°经同一切口向胫骨打入带锁钉。[结果]经过1~3年的随访,本组病人均骨性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仅屈曲到90°,其它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对膝关节功能无影响,有无远期影响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护理本科自考生实验性研究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自考生论文写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5年617篇实验性研究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科研设计、实验要素、科研资料、统计学处理、参考文献引用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结果 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自考生实验性研究论文研究内容涉及面较广,2.76%论文内容超出护理范畴,33.55%科研资料的完整性不够,86.60%(84/97)研究工具的使用不够规范,15.24%统计学处理方法不正确,参考文献引用量小,平均3.06条/篇.结论 护理本科自考生实验性研究论文的质量不高,应完善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建立"护理本科自考生导师制",以提高科研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提高前臂预成皮瓣整复术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供区的皮肤保护,口腔装备,术后环境准备和卧位,皮瓣观察,切口护理,饮食和口腔护理进行评价.结果:预成皮瓣正常成活,色泽红润如期修复腭部缺损.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前臂预成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观察不同矫治方法对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非拔牙儿童30例,随机分为2组,E组用方丝弓配合Ⅱ类牵引治疗16个月,T组用Twin—block功能矫治,治疗及观察16个月,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评价疗效。结果功能矫治组的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而固定矫治组改变不明显。结论功能矫治可获得良好的侧貌改善,但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富组蛋白5(histidine rich protein5,HRPs5)在体外杀灭白念珠菌孢子、芽管的作用及抑制孢子形成芽管的作用。方法将一定数量的孢子和芽管分别与不同浓度的HRPs5混合培养后,置于400倍的倒置显微下观察菌落数,得出杀孢子率、杀芽管率和抑制孢子不形成芽管率。结果当25μml或更高浓度的HRPs5和白色念珠菌孢子作用后,可使90%以上的孢子丧失活力;100μml的HRPs5和白色念珠菌芽管作用后,可使90%以上的孢子丧失活力;400μg/ml的HRPs5和白色念珠菌孢子作用后,可使100%孢子受到抑制而不形成芽管。而50μg/ml的HRPs5对白色念珠菌孢子形成芽管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结论HRPs5在体外具有较强杀灭白念珠菌孢子、芽管的作用及抑制孢子形成芽管的作用,且随着HRPs5浓度的升高其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997.
基因治疗风险中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最低化是生物医学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实现风险最低化的目标离不开对各种潜在风险的分析,而风险分析是所有潜在的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风险分析中,非技术因素时常被忽视。在研究者和受试者对风险的评估中,非技术因素常常起着关键的作用。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经验教训表明:对非技术因素的漠视往往是引发严重的不良事件(如Gelsinger之死)的重要因素之一。风险最低化离不开对“非技术”因素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98.
安庆市肺结核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庆市肺结核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1年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结核患者登记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安庆市年均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61.15/10万,初治涂阳治愈率为90.31%,归口管理单位查痰率为91.05%。结论归口管理是提高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9.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传统治疗、影像学临床特点及确诊符合率,以指导临床。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26眼,年龄41~73岁。术前视力0.2至光感。局部及全身检查除外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结果 26例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8.46%(23/26)。3例3眼病理检查结果为脉络膜出血。结论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提高确诊率,现代的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法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00.
张蕾  孙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72-1174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种子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1例患者14个病灶行CT导向下125I种子源植入,其中原发肿瘤5例,转移瘤6例(9个病灶)。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8.5~29.6MBq活度的125I种子源相隔1.0~1.5cm多层面植入肿瘤内。术后1~10个月复查CT观察种子源在瘤体内的分布、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结果:随诊CT复查,14个病灶完全缓解(CR)5个;明显缓解(OR)7个;部分缓解(PR)2个;无效(P)0。治疗前后病灶平均大小分别为4.23cm和2.07cm(t=5.018,P<0.01)。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导向下125I种子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