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88篇
  免费   14444篇
  国内免费   9094篇
耳鼻咽喉   1448篇
儿科学   2374篇
妇产科学   737篇
基础医学   8775篇
口腔科学   2656篇
临床医学   18014篇
内科学   12559篇
皮肤病学   1592篇
神经病学   3450篇
特种医学   6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74篇
综合类   41250篇
现状与发展   42篇
预防医学   17391篇
眼科学   1675篇
药学   18194篇
  200篇
中国医学   14382篇
肿瘤学   6286篇
  2024年   439篇
  2023年   1705篇
  2022年   4360篇
  2021年   5540篇
  2020年   5042篇
  2019年   2689篇
  2018年   2854篇
  2017年   4089篇
  2016年   3039篇
  2015年   5549篇
  2014年   7332篇
  2013年   9270篇
  2012年   13511篇
  2011年   14498篇
  2010年   13305篇
  2009年   12067篇
  2008年   12344篇
  2007年   11864篇
  2006年   10454篇
  2005年   8054篇
  2004年   5919篇
  2003年   4853篇
  2002年   3755篇
  2001年   3551篇
  2000年   2655篇
  1999年   935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白癜风与氧化-抗氧化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癜风是一种较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临床上以表皮黑素细胞破坏缺失而出现色素脱失斑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美容。白癜风的病因学分子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存在多种假说。近年来,对白癜风患者机体抗氧化水平的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证据提示,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导致局部微环境中活性自由基大量聚集,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细胞损伤,是引起白癜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PEMFs)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缝隙连接所介导细胞间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透射电镜观察BMSCs超微结构,应用荧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BM-SCs经PEMFs刺激后GJIC的功能变化。结果经PEMFs刺激后的hBMSCs,平均荧光漂白恢复率为(64.12±0.83)%,较对照组犤(35.26±0.76)%犦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PEMFs刺激能促进hBMSCs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猪腰段脊髓火器伤模型和改良Allen's打击伤后全瘫模型,观察伤后肾脏病理和肾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动物随机分为两组,火器伤组(G)6只,在全麻状态下做L1-2脊髓火器伤模型;打击伤组(A)6只,L1节段脊髓行改良Allen's打击。两组动物分别于伤前(0h)、伤后0.5h、1h、2h、4h检测血肌酐和血尿素氮(BUN)。死亡动物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A组BUN值在伤后4h升高,G组BUN值在伤后1h升高。两组肌酐在伤后0.5h升高,各点监测G组明显高于A组。G组动物伤后5.2h-7.5h死亡,死亡率为100%。病理检查示G组肾包膜及肾实质广泛充血、出血。[结论]G组火器伤较A组肾脏损伤及组织破坏严重,在伤后早期出现肾功能变化。脊髓火器伤后肾功能变化早期应给予积极处理,以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等药物联合治疗胸背痛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胸背痛伴焦虑症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8人.A组予以黛力新+多虑平抗焦虑治疗,同时予以西乐葆止痛治疗;B组予以西乐葆单纯止痛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胸背痛的疼痛程度的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由(8.56±1.43)分下降到(3.42±1.71)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由(29.48±8.75)分下降到(12.73±7.29)分;B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由(8.61±1.24)分下降到(6.57±2.16)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由(29.33±8.91)分下降到(20.36±5.77)分。2组治疗后VAS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的差值比较有显著性意义俨〈0.05)。结论 黛力新+多虑平等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胸背痛伴焦虑症状,而单纯西乐葆止痛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95.
徐霖  周选民  李小力  王达义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89-109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剂(骨水泥)泄漏的影像表现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中发生骨水泥泄漏的33个病例.结果:影像学明显可见的骨水泥泄漏共33例,包括静脉泄漏、椎体旁泄漏、椎管泄漏和针道泄漏等形式,因泄漏造成的不良反应有腰背部疼痛加重5例,咯血2例,腹部神经刺激2例.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时发生骨水泥泄漏的原因主要是引流静脉粗大、椎体的结构破损、穿刺途径偏离和注射时机过早等,少许泄漏一般无严重后果,大量泄漏进入椎管和血管可导致神经压迫和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6.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其子宫肌瘤血供特点、临床疗效、肌瘤复发率。结果子宫肌瘤以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占85.1%,双侧子宫动脉同时供血14.9%,卵巢动脉参与供血6.4%。随访47例患者,治愈17%,显效68%,有效12.7%,无效2.12%,随访6~48个月未发现术后再发肌瘤。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特别是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可以达到瘤体消失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3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其中91例为手术病例,评价手术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60例同时性肝转移病人中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2例(13.8%),203例延时性肝转移病人中手术切除肝转移灶69例(34.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时性肝转移组手术死亡率(4.5%,1/22)高于延时性肝转移组(2.8%,2/6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05年6月31日为随访终点,91例病人随访率100%,手术病人中同时性肝转移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延时性肝转移组相似(P〉0.05),但术后复发率较高(36.4%vs21.7%,P=0.03)。363例病人中有36例具有手术指征而未手术病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9%、5.34%和0,明显低于91例手术病例(80.5%、33.0%和22.7%),(P=0.0034)。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所有91例手术病人影响生存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风险分析,得出手术切缘达1cm(β=-0.8351,P=0.0363)和复发后再次手术(β=-0.9428,P=0.0411)是生存的保护性因素,而术后复发(β=0.6471,P=0.0226)是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H亚型表达,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健康对照肝组织的hTERT与GGTmRNA—H亚型,观察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5例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hTERT阳性56例(86.2%),GGTmRNA-H亚型阳性6l例(93.8%),AFP阳性40例(61.5%)(P〈0.05);hTERT在20例小肝癌癌组织阳性表达16例(80.0%),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18例(90.0%),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率虽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TERT、GGTmRNA-H亚型联合分析可弥补AFP检测的不足,对提高肝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肝癌中端粒酶活性增高在癌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hTERT基因检测比AFP更敏感、特异性更高,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999.
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严重Pilon骨折的不同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2004年进行手术治疗的123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开放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99例;均为Rüedi-Allgwer分型Ⅲ型。根据骨折的不同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胫骨三叶草钢板 腓骨1/3管形板固定,胫骨三叶草钢板 胫骨克氏针固定,腓骨1/3管形板或克氏针固定 胫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多枚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8~36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骨愈合时间12~36周,平均13.4周。应用Tenny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优22例,良64例,可27例,差10例;优良率为69.9%。术后5例出现皮肤坏死;4例感染;6例过下胫腓联合的螺丝钉断裂;3例骨延迟愈合;1例过早负重,出现骨折端畸形愈合。结论严重Pilon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医疗条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关节镜下经皮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髌骨骨折错位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的新方法。方法对56例新鲜闭合性横断型髌骨骨折病例,在关节镜下冲洗关节腔积血,清除骨折断端凝血块,去除小的骨碎片,进行髌骨复位,直接观察关节面复位对合情况。应用胥氏张力带钢丝固定原理,经皮穿入克氏针及钢丝,针孔做1cm小切口,完成内固定。结果术后2周绝大部分患者屈膝可达90°以上,骨折在6~10周达到临床愈合,出现针尾触痛者8例,克氏针松动上移2例,无钢丝断裂及脱落。治疗效果按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法,优良率为96.4%。结论本术式两枚克氏针各有一根钢丝固定,在关节镜导引下,经皮穿针钢丝固定,不会因两根针位置不对称而产生扭距。操作方法简便、有效,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为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