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1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793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356篇
妇产科学   516篇
基础医学   744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1306篇
内科学   2158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972篇
外科学   785篇
综合类   3446篇
预防医学   1518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872篇
  3篇
中国医学   2278篇
肿瘤学   28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1320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1790篇
  2003年   1394篇
  2002年   1018篇
  2001年   819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567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应用两种艾灸疗法治疗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2K1C-RHR),评价这两种艾灸疗法的降压作用,并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的探讨。方法:建立2K1C-RHR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六组:灸法Ⅰ组(百会、神阙、足三里)、灸法Ⅱ组(关元、涌泉、足三里)、卡托普利组、灸法Ⅰ+卡托普利组、灸法Ⅱ+卡托普利组、高血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经过10天治疗后,测量血压,并测定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高血压对照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的SBP、DBP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间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NO含量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中ET含量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ET/NO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且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艾灸疗法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理与及纠正ET与NO的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2.
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神经 -内分泌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 ,测定实验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含量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针刺组血压 (BL 2 3:19.1± 1.1k Pa,ST36:18.1± 2 .5 k Pa)及 ET水平明显下降 (P<0 .0 1) ,其中针刺肾俞组血浆 ET水平 (91.3± 9.45 pg/ ml)较足三里组 (10 8.48± 13.0 6pg/ ml)下降更明显 (P<0 .0 5 ) ;针刺治疗组血浆 NO水平 (BL 2 3:5 0 .3±12 .7μmol/ ml,ST 36:49.71± 8.49μm ol/ m l)显著升高 (P<0 .0 5 )。足三里组针刺后 L F/ HF比值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而肾俞组 L F/ HF值 (0 .5 7± 0 .13)明显低于模型组及足三里组 (0 .86± 0 .2 5 )。结论 针刺能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动脉血压 ,肾俞与足三里两穴无明显差异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NO及 ET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3.
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河南中医学院近三年以来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的信息,认为引发课堂教学评价偏差的人为因素有评价者的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倾向。其对策为:改变教师的被动地位,进一步修订评价体系,加强对组织评价者的培训,强化临床课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跟踪调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河南中医学院2003级医学班的131名研究生的测试,探讨英语听力训练的策略问题。研究表明,有意识地恰当地使用策略能提高外语学习成绩,因此在他们之中进行了策略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策略使用的多少与成绩之间虽不呈线性相关关系,但也有一定相关,从而断定策略的掌握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在的听力教材中缺少这一内容,于是笔者将其加入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帕罗西汀替换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经TCAs足量治疗6周疗效达好转及以下的、符合反复发作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三环类组。帕罗西汀组渐停TCAs,渐增帕罗西汀治疗,剂量20~40mg/d;三环类组继续使用TCAs150~250mg/d治疗。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大体评定量表(G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GGI-SI),分别于人组时,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8周末评定其病情变化;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与入组时比较,帕罗西汀组治疗2周末各种量表评分差异即有显著性;三环类组治疗4周末HAMD、G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CGI—SI评分治疗8周末差异有显著性。帕罗西汀组治疗后HAMD、GAS、CGI—SI减分明显多于三环类组,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三环类组。结论:帕罗西汀替换TCAs治疗效差的抑郁症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试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73例8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50眼,对照组35例38眼。治疗组以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对照组服用安络血、多贝斯等。两组疗程均为4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为57.9%(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7.
38.
39.
论医药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医药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医药卫生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模拟法庭、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途径,培养即有法律知识又有医药卫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建立了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体内-体外转化模型,大鼠气管内滴注苯并芘,三天后处死大鼠,消化气管上皮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完全培养基。细胞形成集落后,换为选择培养基继续培养五周,统计转化率。结果显示,25mg/kg和50mg/kg的苯并芘可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转化及微核增加,用同样方法研究了煤焦沥青提取物,结果表明,剂量为8mg/kg和25mg/kg的煤焦沥青提取物能明显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