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2篇
  免费   1419篇
  国内免费   781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261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821篇
口腔科学   306篇
临床医学   1706篇
内科学   1193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229篇
特种医学   384篇
外科学   1314篇
综合类   371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841篇
眼科学   195篇
药学   1712篇
  23篇
中国医学   1331篇
肿瘤学   52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365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1105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0 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 2 49例 ,女 5 7例。应用体外循环 2 3 4例 ,非体外循环 72例。搭桥数 1~ 6支 人 ,平均 (3 .45± 1.2 5 )支 人。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二次开胸 5例 (1.6% ) ,低心排综合征 10例 (3 .3 % ) ,应用IABP4例 (1.3 % ) ,肝功能不全 6例 (2 .0 % )。肾功能不全 7例 (2 .3 % ) ,反复发作房颤 2 3例 (7.5 % ) ,肺功能不全 6例(2 .0 % ) ,脑合并症 3例 (1.0 % ) ,胸腔积液 41例 (13 .4% )。死亡 7例 (2 .3 % ) ,其余病人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的选择病人 ,成熟的手术技术 ,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1在临床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rhIGF-1为0ng/ml,10ng/ml,20ng/ml,50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MTT法,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RT-PCR测定rhIGF-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rhIGF-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在rhIGF-1为10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 rhIGF-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rhIGF-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63.
髋臼成形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髋臼成形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髋臼成形术治疗大龄儿童CDH128髋,平均随访5a2个月。[结果]股骨头坏死15髋(11.7%),髋关节障碍28髋(21.8%),髂骨变形、变小18髋(14%),髋臼发育不良复发4髋(3.1%)。[结论]脱位高者术中短缩股骨,避免损伤髋臼上缘软骨,截骨距髋臼上方0.5~1cm处,截开的髂骨问嵌插入足量的髂骨松质骨骨块和短缩的股骨或异体骨,保护髂骨骨骺及附着的肌肉血管束,术后3个月内避免持重,髋关节功能障碍者,给予松解后,应用CPM(continuous passitive motion),对预防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FasL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asL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数量。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的。RNA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的TIL及肿瘤细胞进行观察。结果80例结直肠癌组织FasL表达程度不等,不论是在同一组织切片不同部位或两组织切片间相比,FasL表达程度和范围都不均匀。FasL的mRNA的表达部位与FasL蛋白的表达部位相对应。FasL表达程度高的组织的TIL计数低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P〈0.05),同时其TIL凋亡指数高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而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低于FasL表达程度低的组织(P〈0.01),TIL凋亡指数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31,P〈0.01)。结论全占直肠癌细胞可通过表达FasL,诱导TIL发生凋亡,反击机体免疫系统,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免疫逃避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检测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恙虫病立克次体DNA。方法:用NPCR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取其DNA提取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片段为立克次体DNA片段。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用NPCR法检出13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占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33.3%。结论:NPCR法可以快速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可用于恙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6.
作者研究了高温流化α-化工艺中大米淀粉晶粒、水分、绝干淀粉含量、糊化率、脂肪含量、总氮和可降解氮的变化。研究表明:高温流化α-化后淀粉晶粒消失,成松散片状,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酶的作用;水分含量低于10%,可有效防止淀粉老化和微生物污染;高温流化处理后淀粉糊化率与蒸饭法持平,而脂肪与可降解氮含量均明显下降,为酿造淡爽型酿造酒和提高酿造酒非生物性稳定性创造了机会。该工艺尤其适合在我国以糙米为原料的酿造酒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对收集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CT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82例患儿均采用螺旋CT进行头颅扫描。结果CT表现为0级的15例,1级38例.,2级22例,3级7例。结论该病多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窒息所致,根据cT表现进行分级并结合临床对该病早期作出适时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8.
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乳腺癌经高频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徒手穿刺活检情况。结果36例可疑乳腺癌经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均取得满意的病理材料,病理诊断为乳腺癌,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率100%,其中1例未明确病理组织学分型,对组织学分型诊断率为97.2%。所有穿刺活检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乳腺癌应用高频超声定位徒手穿刺活检可以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疗效评价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总结2004年3月~2008年12月间12例施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2~35℃,阻断上、下腔静脉,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结束能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0%,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1例心房切口缝合针眼渗血,行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第32h发生急性肺梗塞,均经治疗痊愈。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有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克隆抗体(McAb)对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SCA单抗;BALB/c裸小鼠皮下注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建立前列腺癌实体性移植瘤动物模型;选择肿瘤体积相近的1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荷瘤鼠腹腔注射Anti-PSCA mAb 200μg,每3天1次,共3次,对照组使用等量PBS;观察5周,记录鼠存活情况,检测血清PSA,处死存活裸鼠,测量残存肿瘤重量、体积并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取肿瘤组织行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制备出抗PSCA单克隆抗体,免疫扩散鉴定为IgG1亚类,具有较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治疗组和对照组裸鼠均存活,血清PSA平均值分别为(3.28±0.55)ng/ml和(7.26±0.43)ng/ml,平均瘤重分别为(0.95±0.17)g和(3.08±0.18)g,肿瘤体积分别为(164.59±14.08)mm3和(548.49±19.7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抑制率为69.98%.光镜显示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出现大片组织坏死性改变,并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镜显示肿瘤细胞的凋亡现象.结论初步制备出抗PSCA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对裸鼠前列腺癌实体性移植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