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592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695篇
内科学   872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745篇
综合类   1011篇
预防医学   338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664篇
  3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3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3篇
  1967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林蓉  刘俊田  甘伟杰 《中药材》2003,26(10):728-730
目的:研究在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前列环素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前列环素含量。结果:川芎嗪抑制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其作用主要使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增加,促进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结论:川芎嗪具有保护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和前列环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发病情况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61例并发MODS。结果61例并发MODS中,死亡14例,病死率22.9%。发生2、3、4、5或5个以上器官功能失常病死率分别为4.7%、15.7%、37.5%、80%。受累器官个数在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不同中毒致MODS的病死率不同,随器官功能失常数目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3.
香菇多糖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TN)诱导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NO)生成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探讨LTN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方法采用Griess反应和荧光法测定不同剂量的LTN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NO的生成量和iNOS活性.观察mRNA转录抑制剂、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iNOS抑制剂对巨噬细胞NO的生成和iNOS活性的影响.结果LTN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增加,iNOS活性增高,并呈作用剂量依赖关系.3种抑制剂均能抑制LTN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0的生成和iNOS活性.结论LTN能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提高iNOS活性和NO的生成.提示LTN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可能与LTN刺激巨噬细胞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4.
Current regulatory guidances do not address specific study designs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drug-drug interaction studies. There is a common desire by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by industry sponsors to harmonize approaches, to allow for a better assessme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findings across different studies and drugs.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consensu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P450) probe substrates, inhibitors and inducers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s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of risk to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to patients. While existing guidances cover mainly P450-mediated drug interactions, the importance of other mechanisms, such as transporters, has been recognized more recently, and should also be addressed. This article was prepar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 (PhRMA) Drug Metabolism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Technical Working Groups and represents the current industry position. The intent is to define a minimal best practice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drug-drug interaction studies targeted to development (not discovery support) and to define a data package that can be expected by regulatory agencies in compound registration dossiers.  相似文献   
95.
医话是医业的小品文,不拘形式,不拘框架,与文学小品文唯一不同的是专谈医生的事务。因此,它自然是医生写的、讲的,是医生读的、听的。其中大至民族民生的卫生大事,小至日常卫生的琐事,只要是健康卫生范围内的事,都可秉笔而书。但有一点是主要的,那就是必须使读者在业务方面有所收获,此有别于茶余饭后的闲话聊天,读过、阅过、听过之后,读(听)者脑子里一无所得。是古人所谓“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96.
克隆病与副结核杆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支杆菌、尤其是副结核杆菌长期被疑为克隆病的致病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手术及内镜活检的74例石蜡包埋组织(36例克隆病、18例溃疡性结肠炎和20例非炎性肠病对照组织)中的副结核杆菌DNA进行检测。扩增的靶DNA为副结核杆菌染色体特异重复插入序列IS900上400bp的片段。其产物特异性通过生物素标记的副结核杆菌全染色体探针Southern杂交证实。结果显示:47.2%的克隆病、11.1%的溃疡性结肠炎和15.0%的非炎性肠病对照组织中检出了副结核杆菌DNA,并发现克隆病组织中副结核杆菌的检出率与其病变部位和是否存在肉芽肿病变无关。提示部分克隆病组织中确有副结核杆菌存在,且后者与克隆病间可能存在特殊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并探讨其c -fos、c -jun基因表达。方法 采用CristinaTassorelli硝酸甘油法复制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免疫组化ABC法研究偏头痛大鼠脑组织即刻早期基因c -fos、c -jun的表达。结果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出现双耳发红、甩头、前肢频繁搔头 ,活动增加等外在表现 ,脑组织c -fos、c -jun基因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 ,基因表达阳性细胞的面积扩大、灰度降低或变化不大。结论 硝酸甘油型实验偏头痛大鼠模型复制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好、脑组织c -fos和c -jun基因异常表达明显 ,可以作为偏头痛治疗药物筛选、药效评价和发病机理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8.
粗叶悬钩子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粗叶悬钩子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类化合物,经波谱等方法鉴定其为corosolicacid,tormenticacid,niga-inchigosideF,trachelosperosideE-1和suavissimosideR,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与大肠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39例行根治术的大肠癌病人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分化腺癌组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中、低分化腺癌组(P<0.05),术后其鲁沙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Dukes’A、B期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Dukes’C期组(P<0.05),Dukes’A期病人根治术后其胃沙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胃泌素可能对大肠癌细胞有内分泌促生长作用;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定可作为大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并可为选择大肠癌病人行激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芩栀胶囊对小鼠、大鼠精神神经系统和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芩栀胶囊灌胃给药,观察给药后小鼠和大鼠的一般行为表现及平衡爬杆实验,考察其对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芩栀胶囊十二指肠给药,在八道生理记录仪上记录给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考察其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芩栀胶囊不影响小鼠和大鼠的一般行为表现,姿势、步态正常,无肌颤、流涎、瞳孔异常等变化,在平衡爬杆时间点,大鼠30min内跌落次数〈3次;对麻醉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未见影响。结论: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芩栀胶囊对动物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