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68篇
  免费   4265篇
  国内免费   2283篇
耳鼻咽喉   389篇
儿科学   809篇
妇产科学   336篇
基础医学   2351篇
口腔科学   864篇
临床医学   4875篇
内科学   3256篇
皮肤病学   469篇
神经病学   1013篇
特种医学   1660篇
外科学   3430篇
综合类   11929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4799篇
眼科学   387篇
药学   5070篇
  64篇
中国医学   4512篇
肿瘤学   1898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1371篇
  2021年   1790篇
  2020年   1571篇
  2019年   809篇
  2018年   850篇
  2017年   1162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1611篇
  2014年   2177篇
  2013年   2662篇
  2012年   3911篇
  2011年   4086篇
  2010年   3729篇
  2009年   3350篇
  2008年   3357篇
  2007年   3203篇
  2006年   2835篇
  2005年   2298篇
  2004年   1551篇
  2003年   1211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863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5篇
  1935年   3篇
  193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内吗啡肽在脊髓背角浅层的镇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吗啡肽(EM)是μ阿片受体(MOR)的内源性配体。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是阿片类物质调制外周伤害性信息的关键部位,其内含EM和MOR的结构很密集。在脊髓背角浅层,EM可以抑制初级传入末梢释放谷氨酸和P物质,增加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下行投射末梢在脊髓背角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抑制脊髓背角Ⅱ层(胶状质)兴奋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活性物质。在脊髓背角浅层EM可能通过以上途径实现对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并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阶段长爪沙鼠血清中氧化与抗氧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1月龄、3月龄、2 4月龄的长爪沙鼠各 16只 (雌雄各半 ) ,测定长爪沙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结果 丙二醛 (MDA)在 3月龄最低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在 3月龄最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随着长爪沙鼠的月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在长爪沙鼠生长过程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含量变化与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有直接关系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变化与MDA含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冯润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75-1377
目的:探讨及早应用胰岛素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83例颅脑外伤后血糖升高者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10、14(如血糖仍未恢复正常者酌情延长时间)日晨空腹抽血检测血糖。且在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的监测直至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及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者中72.12%(59例)的患者血糖在1-3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者无差别。组中仅7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均因伤情重而死亡,占本组重症(GCS≤8分)患者(25例)的29.4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组。结论:对颅脑外伤后高糖血患者尽早应用胰岛素,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4.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胃癌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胃癌组织切片进行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和癌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将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和扫描所获参数 (最大强化率 ,CERmax)与MVD、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30例胃癌组织的MVD平均值为(4 2 95± 14 79)个 /视野 ,范围为 13 0 0~ 6 8 2 5个 /视野。VEGF低表达 30 % (9/ 30 ) ,高表达 70 % (2 1/30 )。MVD和VEGF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浆膜层受侵无关 (P >0 0 5 )。MVD与胃癌TNM各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TNM分期中Ⅰ期与Ⅳ期间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VEGF高表达者MVD值 [(4 7 30± 14 16 )个 /视野 ]与VEGF低表达者MVD值 [(32 81± 11 2 5 )个 /视野 ]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 2 716 ,P =0 0 11)。CERmax与MVD呈正相关 (r=0 5 5 6 ,P =0 0 0 14 )。微血管的分布及形态与胃癌动态增强表现的不规则强化及分层强化类型存在一致性。CERmax与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t=- 0 84 7,P =0 4 0 4 )。结论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反映了胃癌微血管的分布和形态。动态增强MRI可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MPV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手术患者39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扫描和MPVR重建2种CT检查,术后31例确诊为阑尾炎,从阑尾充血、水肿至阑尾脓肿共分5级(正常阑尾为0级)。结果对照手术病理,MPVR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72%,敏感度903%,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667%。常规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度385%,敏感度387%,特异度375%,阳性预测值706%,阴性预测值136%。28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的MPVR重建片所示5种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管腔直径>6mm)(964%),阑尾结石(267%),回盲部肥厚(367%),阑尾周围炎(714%),脓肿(107%)。结论多层螺旋CTMPVR重建技术显著提高了CT对临床症状模棱两可、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并可减少重型阑尾炎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巴豆醛(CH3-CH=CHCHO,C4H6O)即丁烯醛,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其化学性质很活泼,对人体危害较大。国外,如美国已经建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巴豆醛的检测方法,我国还未建立其标准化检测方法;国内外对巴豆醛的生物检测方法研究很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巴豆醛的全面了解,来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1巴豆醛的理化性质巴豆醛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易燃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性气味。熔点-74℃,沸点104℃,蒸气压19mmHg(20℃),相对密度(d245)0.8495,蒸气相对密度2.41(空气=1);自燃温度232℃,爆炸范围2.1%~15.5%(体积);易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181g/…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重点介绍小儿发声性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和治以清肝平肝、清肺润肺的中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8.
氧电池主要用在呼吸机中监测吸入氧浓度.了解氧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定期对氧电池作性能检测是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行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从氧电池失效的判断、定标及兼容氧电池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氧电池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不同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制备AMI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3.5mg/(100g&#183;d)“芪参益气滴丸混悬液灌胃给药]、卡托普利治疗组[1.0125mg/(100g&#183;d)。。卡托普利悬浊液灌胃给药],每组又分4个时点(3d,2周,4周,8周),共16个组,每组9只。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取大鼠梗塞区及非梗塞区心肌,RT—PCR法检测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MI组TGF-β1 mRNA表达在梗塞区和非梗塞区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呈现高表达趋势(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与AMI组比较,梗塞区3d,2周时TGF-β1mRNA高度表达(P〈0.05);4,8周时TGF-β1mRNA表达下降,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非梗塞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下降(P〈0.05)。卡托普利治疗组与AMI组比较,梗塞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下降,3d,2周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梗死区各时间点TGF-13,mRNA表达均下降(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与卡托普利治疗组比较,在梗塞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升高,3d,2周,8周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非梗死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下降,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具有促进梗塞区心肌早期修复,同时抑制非梗塞区心肌胶原的增生,从而延缓心室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丹毒局部皮肤硬肿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110例,用壮医皮肤针、金黄散配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用金黄散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医皮肤针配合金黄散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能提高其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