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构建一种能稳定表达人水通道蛋白-9( AQP9)的真核细胞载体,并检测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的AQP9抗体。方法将人AQP9基因克隆入pcDNA3.1+质粒中构建AQP9-pcDNA3.1+载体,并转染HEK-293T细胞中。 AQP9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MO患者血清中的AQP9抗体。结果 AQP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且蛋白表达量在32 kD条带附近明显高于空载和293T细胞。在4例NMO患者血清中均检测到AQP9抗体,1例脑梗死和1例健康人中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这种转染表达AQP9的细胞模式相对简捷,可用来检测NMO患者中的AQP9抗体,对NMO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2.
高聪  龙友明 《广东医学》2014,(16):2477-2481
自从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的名称和定义提出后,许多的临床标准被提出来诊断该疾病。开始时NMO定义强调了单时相过程[同时出现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和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TM)或相继出现]。到1890年,Gault和Devic提出诊断标准:严格要求病例要双侧ON和TM同时出现或数周内相继出现;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体征可轻微改变。1999年,Mayo医学院开展了系列研究,Wingerchuk 等更改了Devic定义并组织多次会议来阐明NMO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免疫学和影像学特点。 WINGERCHUK等[1]提出1999年标准,强调NMO患者出现ON(双侧或单侧)、急性脊髓炎,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证据的病灶,他们认为大部分NMO有复发过程,单时相患者具有更严重的指数事件,超过1/3的患者脑脊液的细胞数超过50· mm-3,90%患者脊髓MRI示病灶超过3个脊椎节段。尽管有1999年标准的提出,NMO与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在临床症状、病理学和客观指标( MRI,脑脊液特征等)表现相互重叠,使到两者鉴别仍然是非常困难,尤其是日本提出的视神经脊髓型MS( optical-spinal MS )是否纳入NMO病谱存在较大的争议。随着临床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进展,尤其是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 -4, AQP4)抗体的发现,目前公认NMO与MS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43.
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Nod2基因突变与Crohn’5病(CD)的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的发现,使炎症性肠病在遗传学等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得到很大的进展。编码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的Nod2基因突变可能参予了患病机体与细菌产物脂多糖的相互影响。通过对这类存在于先天免疫系统中的识别类型(pattern—recoeniton)蛋白在遗传上的差别可进一步认识宿主——环境的相互影响。目前,通过应用基因组范围内寻找复杂性疾病致病基因,其中的关键性在于基因座存在异质性。但随着Nod2基因的证实方法的应用,可加速对基因座其他的致病基因的证实。遗传方法的应用对CD及UC治疗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两种疾病在遗传学发病的差别又可使它们在治疗上处理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脂质体介导的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胰胆管的注射法诱导大鼠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中72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胰腺炎组、脂质体组、ASODN组(20 OD/mL)、ASODN+脂质体组、随机ODN组,观察各组大鼠术后6 h及12 h胰腺病理、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及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同假手术组相比,各处理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MDA、MPO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明显升高(P<0.01).各处理组间的血清淀粉酶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胰腺炎组相比,脂质体组和随机ODN组的胰腺病理评分、MDA、MPO、胰腺组织NF-κB活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SODN组、ASODN+脂质体组的胰腺病理评分,MPO、MDA、胰腺组织NF-κB活性下降(P<0.05),其中ASODN+脂质体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p65反义寡核苷酸能减轻ANP大鼠的炎症发展,NF-κB参与了AP的发病机制,其p65 ASODN对AP可能具有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NF-κB在AP发病过程中对ICAM-1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有助于从基因转录调节的水平寻找AP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分别设脂多糖(LPS) 浓度0.01,0.1,1,10,100 mg/L和空白对照6个组的脂多糖刺激AR42J细胞构建急性胰腺炎的体外模型,每组设3个复孔.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p65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检测p65蛋白在AR42J细胞中的表达;人工碘比色法观察培养液上清中淀粉酶的活性改变.结果 脂多糖刺激后,AR42J细胞以剂量依赖方式上调ICAM-1和p65 mRNA的表达,100 mg/L时达到高峰;ICAM-1与p65表达具有直线相关性(P<0.01).而p65蛋白亦呈时间依赖方式表达增强,LPS浓度为100 mg/L 时表达最强.各组淀粉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脂多糖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炎性效应中,NF-κB表达且活性增强,调控着致炎细胞因子ICAM-1表达,与脂多糖的剂量有关,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6.
医学生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不只看他占有医学知识的多寡,更应看他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五大要素是: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7.
姜黄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核因子-κB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炎组(ANP组)和姜黄素组(Cur组),通过分次腹腔注射10%L-精氨酸建立大鼠ANP模型,Cur组在造模前20天开始每天给予姜黄素灌胃.两组分别在造模后3h、12h、24h和36h处死大鼠,观察胰腺病理改变、NF-κB活性和血清淀粉酶、MDA、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Cur组3h、12h、24h和36h时间点的与ANP组对应时间点比较,胰腺病理改变P=0.049,0.016,0.003:0.001;胰腺组织NF-κB活性P=0.001,0.001,0.006,0.001;淀粉酶P=0.043,0.001,0.002,0.001;丙二醛P=0.026,0.048,0.025,0.000;IL-1β P=0.016,0.016,0.002,0.006;TNF-α P=0.039,0.018,0.005,0.002.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来下调细胞因子水平,并减轻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48.
位于 16号染色体上的 Nod2基因突变与 Crohn'5病 (CD)的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的发现 ,使炎症性肠病在遗传学等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得到很大的进展。编码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的 Nod2基因突变可能参予了患病机体与细菌产物脂多糖的相互影响。通过对这类存在于先天免疫系统中的识别类型 (pattern- recogniton)蛋白在遗传上的差别可进一步认识宿主——环境的相互影响。目前 ,通过应用基因组范围内寻找复杂性疾病致病基因 ,其中的关键性在于基因座存在异质性。但随着Nod2基因的证实方法的应用 ,可加速对基因座其他的致病基因的证实。遗传方法的应用对 CD及 UC治疗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这两种疾病在遗传学发病的差别又可使它们在治疗上处理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49.
加深认识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治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核心始终围绕着疾病的时间多发与空间多发性.虽然当前确定的一些MS诊断标准已被广泛接受,但是没有一种疾病的出现与发展会按诊断标准的内容要求而罗列在临床医生案前.MS的诊断仍然是基于临床的一个综合性判断与排它性诊断.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几种修饰药物治疗MS具有一定效果.MS完整的治疗方案仍应结合临床分型、活动度、分期等制定,治疗的范围包括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发与进展、处理症状及康复神经功能四方面,而且考虑到医疗制度、经济水平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治疗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核困子κB必需分子(NF-κB essential modulator,NEMO)结合的小分子多肽(micromolecule polypeptide combining with NEMO-binding domain,NBD多肽)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治疗组予腹腔注射1.3mg/100g体质量的NBD多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评估炎症活动指数(IAI),给药后7d处死相应组的动物取结肠,肉眼观察结肠黏膜病变且按损伤情况积分,行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光镜下评估组织损伤;取病变结肠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表达,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结果治疗组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损伤评分、IAI评分分别为2.41±0.43、4.80±0.82、6,02±0.59,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51、6.90±1.13、3.05±0.51)(P〈0.05);治疗组MDA、MPO及NF—κB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BD多肽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与其抑制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