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糙叶败酱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硅胶柱层析技术从中药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的根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分别为落叶松脂醇(Ⅰ)、丁香树脂醇(Ⅱ)、东莨菪内酯(Ⅲ)、槲皮素(Ⅳ)、阿魏酸(Ⅴ)。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400例消化性溃疡泰胃美长程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00例消化性溃疡泰胃美长程治疗研究齐伯贞,韩玉山,章文宝,李方儒,傅玉玲,杨健,吕长娟,王宗根,邵甲申,黄象谦我们自1988年4月~1992年4月选择400例消化性溃疡采用泰胃美长程治疗观察。现将泰胃美的近、远期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研究,总结如下。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oppler微型探头和硬性神经内窥镜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 年4月至 2006年7月,96位脑动脉瘤患者在手术中同时应用Doppler和内窥镜,动脉瘤数为107个.Doppler探头的直径为 1.5 mm,频率为 20 MHz;内窥镜有0、30、70三种角度.在动脉瘤夹闭前和(或)夹闭后使用Doppler和神经内窥镜.结果 107个动脉瘤中的39个动脉瘤,内窥镜提供了显微镜所没有提供的信息;19例在内窥镜和Doppler探查后对动脉瘤夹进行了调整,其中10例因瘤颈不完全夹闭, 9例因穿通支受到动脉瘤夹的影响.结论 Doppler和神经内窥镜在动脉瘤手术中具有应用价值,可在夹闭前和(或)夹闭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破裂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 方法 对61个破裂动脉瘤的三维CT脑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动脉瘤的最大径,计算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分析其形态特征,观察有无小泡样凸起和分叶状改变. 结果 动脉瘤的最大径平均为8.54 mm;78.8%的动脉瘤最大径<10 mm.动脉瘤的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平均为2.15;65%的动脉瘤其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1.6. 45.9%的动脉瘤有小泡样凸起或呈分叶状改变. 结论 最大径<10 mm的动脉瘤同样可能破裂;60%以上的破裂动脉瘤其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1.6; 小泡样凸起和分叶状改变在破裂动脉瘤中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15.
十三种洋地黄属强心甙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霁虹  李维庸 《药学学报》1987,22(7):520-524
洋地黄属强心甙系由玄参科洋地黄属植物中提取出的混合物,是重要的治疗心脏病药物。由于其成分复杂,分离其所含的各强心甙成分十分困难。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传统用于分离洋地黄强心甙成分的乙腈—水流动相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甲醇作改进剂,并进行凹形梯度洗脱,大大改进了结构极为近似的强心甙的分离,13种洋地黄属强心甙化合物得到了满意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cylic Acid)或称醋柳酸。是属于一种解热、镇痛、抗风湿类的药物。长期以来用于减轻头痛、肌肉痛及关节痛和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17.
18.
本实验观察于侧脑室内注入NX对PO注入KA诱发的急性肺水肿的影响。发现NX能进一步升高KA引起的颈动脉的增压反应,增加肺含水量,同时使肺部充血,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更为明显,动物死亡率增高。提示:(1)PO损伤可引起急性肺水肿;(2)OLS对肺水肿的发生发展有影响;(3)OLS对肺水肿的影响,可能与血管紧张素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疾病胃液内铜,锌及铜/锌比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目前受到极大的重视,并有显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对铜、锌在疾病发生方面的作用的研究尤较深入。消化道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癌、肝癌等)的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上述消化道疾病的胃液内铜、 锌及铜/锌比值变化的报导较少,且有争论。为此,我们对胃十二指肠疾患(慢性胃炎61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胃溃疡12例,胃癌5例)病人及正常人作了胃液铜、锌及其比值的测定。同时在观察对象中随机检测了部份病人血清铜、锌及铜/锌的比值。  相似文献   
20.
Syndecan-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yndecan-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8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和9例正常结肠组织Syndecan-1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yndecan-1呈阳性-强阳性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则显著减弱甚至缺失。大肠癌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较其在腺癌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的降低(P=0.024,P=0.001)。Syndecan-1在大肠癌不同细胞病理分化程度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者的表达明显弱于高分化及中分化者(P=0.003,P=0.001)。在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比无转移的大肠癌明显减弱(P=2.23,P=0.03)。Syndecan-1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Syn-decan-1阴性患者(P=0.0046)。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yndecan-1的表达是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Syndecan-1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潜力密切相关,而且是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