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者女,31岁,既往长期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酮片)14年,每天1片.此次因突发头痛、呕吐10d,伴意识不清、肢体抽搐1次于2008年4月15日入院.  相似文献   
82.
颌骨畸形是指因颌骨发育异常所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其它颅颌面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因此随之伴发的牙颌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颜面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83.
1 病例简介例 1 ,女性 2 3岁 ,孕 1产 0 ,未婚。因咳嗽、咯血、消瘦于 1 993年 6月在防痨门诊多次拍胸片 ,双肺见多个阴影诊断为肺结核。抗结核治疗 4个月 ,上述症状加重而请妇科会诊。病人 2年前患葡萄胎 ,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为 2 0 1 90 m IU/ml,于1 993年 1 0月 6日住院 ,次日突然剧烈头痛 ,喷射状呕吐 ,随之昏迷 ,双侧瞳孔不等大 ,经抢救无效死亡。例 2 ,女性 48岁 ,孕 3产 3,住院号 1 9865,因下腹剧痛、面色苍白、血压 30 /1 0 mm Hg,腹部移动性浊音明显 ,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1 996年 1 0月诊断为宫外孕 ,急症手术 ,…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益脑胶囊中远志及人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远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人参皂苷含量在0.174~17.3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2.10%。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益脑胶囊中远志与人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5.
羊水过少产妇3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艳君 《山东医药》2007,47(22):62-63
回顾性分析羊水过少312例羊水正常350例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羊水过少组中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羊水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高征及胎盘功能减退与羊水过少密切相关,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认为应加强羊水过少产妇产前及产时监测,以避免羊水过少对围生儿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黄连素( Ber)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脊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的影响。方法 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用行为学观察发病情况,常规HE染色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MMP-9、ICAM-1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神经症状和病理改变减轻,脊髓内MMP-9和ICAM-1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黄连素对EAE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下调MMP-9和ICAM-1的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成年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变化规律,探讨FNS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假手术组(SC组)、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小脑顶核假刺激组(I/RFs组)、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小脑顶核刺激组(I/RF组),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又分为第1、3、7、14、21、28天6个亚组(n=6)。缺血时间均为1h/再灌注,于再灌注后立即刺激对侧小脑顶核1h。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在缺血侧侧脑室区、海马齿状回的表达均有增加,呈单峰变化趋势.第1天开始增加(P〈0.01),第7天达到高峰(P〈0.01),第14天后下降(P〈0.01);第21、28天时已明显下降(P〈0.05),而FNS后,Brdu阳性细胞数量在缺血/再灌注基础上增加更加明显(P〈0.05,P〈0.01),第7天达到高峰(P〈0.01).峰值更高,第14天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第21天后逐步下降(P〈0.05)、第28天已明显下降;且引起整个侧脑室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锥体细胞层细胞增殖。Brdu阳性细胞有明显形态改变。结论:FNS可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侧脑室和海马Brdu阳性细胞的增殖,提示这种作用可能是FNS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
三点小切口法重睑成形术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证广,效果稳定持久,术后肿胀轻、恢复快的重睑成形术式。方法:在重睑线内、外眦及黄金点处三点微创切开,掏剪睑板前眼轮匝肌及部分筋膜并去除臃肿的眶隔脂肪。三点处微切口分别与睑板前组织缝合固定。结果:对68例(134只眼)施三,占、法重睑术,68例全部在半月内消肿,形成的重睑稳定,随访半年至一年重睑外形自然逼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术式适应证广,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肿胀期短,效果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依达拉奉治疗组(B组)、血栓通治疗组(C组)及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组(D组),各33例。A组脱落3例,B组和C组均脱落2例,D组脱落1例。A组进行抗凝、降低颅内压、稳定血压和血脂、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C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血栓通,D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分别于入院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对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Hcy及hs-CRP水平。结果D组总有效率为90.63%,分别高于A组、B组及C组的60.00%、80.65%、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D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及C组(P 0.05),ADL评分、MAS评分均高于A组、B组及C组(P 0.05);治疗后D组血清Hcy及hs-CRP均低于A组、B组及C组(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可一定程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血清Hcy及hs-CRP水平,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促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