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91.
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1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采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8h,B组采用手法压迫30rain后弹力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24h。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局部渗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皮肤受损伤情况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压迫止血时间、患者肢体制动时间、排尿障碍情况及患者不舒适感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G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患者肢体制动时间缩短,患者不舒适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认知症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认知症的不可逆、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使得多数患者在患病中后期出现生活不能自理和精神行为表现。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患者送进养老机构,意味着养老机构护理员肩负起照护认知症患者的重任。目前,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水平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梳理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高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测评工具(痴呆患者照顾者护理能力评估量表、护理员认知障碍症照护胜任感量表)、照护能力的水平、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一般特征、内部特征和外界因素)以及提高策略(政策层面、机构组织层面、护理员层面),并指出应根据我国认知症护理现状,积极探索构建提高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培训模式,从而改善认知症患者及护理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总结40例8 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液体出入量的管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8月合肥高新医院40例8 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体外循环(ECC)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ECC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灌注和引流的平衡、合理的预充方案以及多模式超滤技术。结果 40例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无一例严重相关并发症,围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2.5%。结论 低体质量婴幼儿减少预充量,合理的预冲液成份,加强液体的出入量平衡管理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治疗中合并败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的血培养阳性的AL患儿56例,分析其发病因素、病原学、耐药情况、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56例患儿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淋髓混合型)2例。常见感染途径依次是消化道、呼吸道、口腔,高发时间为诱导化疗阶段。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持续时间一周以上患儿败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前三位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9例(16%),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4%),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药物均敏感。结论 AL患儿败血症的发生与化疗阶段、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等诸多因素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常见的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比较双球囊、单球囊应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项临床对照试验共计1 278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双球囊与单球囊导管的割宫产率[RR =1.06,95% CI(0.79,1.44),P=0.69]、24小时阴道分娩率[RR =0.94,95% CI(0.82,1.09),P=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平均分娩时间相当[MD=1.11,95% CI(-1.05,3.27),P=0.31].两组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率[RR=1.47,95% CI(0.73,2.94),P=0.28],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RR =0.56,95% CI(0.16,1.98),P=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球囊、单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相当,本系统评价的结论需要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6.
9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院地震康复中心接收地震伤员600余人,其中有80人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本医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一共有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患者40例。治疗组在接受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服用时间以及剂量为泮托拉唑40 mg,每日晨起口服1次。对照组共有患者40例,接受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奥美拉唑20 mg。均同时加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服药一周之后治疗组共有40例患者的腹痛得到缓解,占患者总数的100%,共有31例患者反酸症状得到缓解,占患者总数的77.5%。对照组共有38例患者的腹痛得到缓解,占患者总数的95%,28例患者的反酸症状得到缓解,占患者总数的70%,对两组患者的腹痛和反酸缓解现象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服药1个月之后,治疗组共有34例患者的溃疡得到愈合,总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仅有31例患者的溃疡愈合较好,占患者总数的77.5%,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检验,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不存在差异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有35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得到根除,占患者总数的87.5%,对照组共有34例患者的幽门扩杆菌得到根除,占患者总数的85%,将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并且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体外培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aoma,NPC)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免疫磁珠技术从NPC细胞株CNE2中分选CD133+干细胞.分别以5,10,20ng/ml bFGF作用于NPC干细胞,MTT比色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CD133+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ELISA检测各组细胞分泌SCF的含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bFGF作用于NPC干细胞,可促进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当bFGF作用第7天时干细胞增殖达峰值(P<0.05),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分泌SCF含量显著增加,SC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呈剂量依赖特征.结论:bFGF可促进NPC干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CF分泌、上调SCF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低聚葡萄籽原花青素(oligomeric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法,BCA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10-5 mol/L Iso能明显诱导心肌细胞肥大,GS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GSP对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抑制ROS生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