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背景:脱脂的目的在于通过清除脂肪和脂蛋白,减少特殊细胞表面抗原,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改善异体骨的生物相容性,提高异体骨移植的成骨能力,但目前有关脱脂对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尚无统一观点.目的:探讨脱脂对异体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自身对照观察实验,于2006/2008在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人民医院完成.材料:新鲜宰杀的成年健康牛股骨8对.从每一对牛股骨相应位置中挑取约50 mm长,10 mm宽的骨块,将骨块打磨成7 mm×7 mm×40 mm长方体牛皮质骨试件24对.方法:将24对试件随机抽签法分成2组(n=12),每对中随机抽取一个试件为实验组,另一个试件为对照组.实验组试件在1:1的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液500 mL中脱脂24 h:对照组标本按同样流程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 h.两组分别选取6个试件进行抗压缩试验及三点弯试验.主要观察指标:力学试验中每一试件所能承受的载荷、挠度.结果:压缩试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明显减小,且脱脂后每个试件间所受最大应力的差别明显缩小,试件的脆性增加,最大应变减小,弹性模量增大(P均<0.05);三点弯试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明显减小,所受最大应力的差别明显缩小,最大挠度减小,弹性模量增大(P均<0.05).结论:脱脂后皮质骨的力学强度下降,脆性增加.  相似文献   
2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检测血浆中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rhTNF NC)的含量 ,研究rhTNF NC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rhTNF NCiv后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t1/2 β平均为 37.4min ,3个剂量的AUC分别为 4 .0 8,10 .3和57.3mg·min·L- 1,而Cls则分别为 0 .38,0 .18和0 .0 7mL·min- 1.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35例后Pilon骨折病例资料,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处理后踝骨折,通过踝关节X线片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评估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6.8个月,31例获得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2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9周,平均13.9周,无内固定移动、松动或断裂。踝关节功能评分按AOFAS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91.43%。结论 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固定牢固,后踝显露充分,骨折复位固定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在对以往文献复习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5月-2009年7月对23例复杂髌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加环形缠绕钢丝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借鉴Maquire和Canale标准,对膝关节功能予以综合评估,同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经手术后8~22个月的随访,所有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个月)。23例手术患者治疗结果,按患者Maquire和Canale膝关节评分标准为:优16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手术未见短期并发症。结论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复杂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提高手术治疗优良率,而且该手术方法简单,无需复杂手术设备,只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就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5.
急诊外科患者心理紧张度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急诊外科就诊患者心理紧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01~2009-05我院急诊外科神志清楚、记录完整的1466例成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结果 84.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患者紧张、焦虑程度在各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态度、疾病痛苦程度、诊治水平、诊治费用、后遗症等.结论 紧张、焦虑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医务人员因素的影响较大,与患者本身因素也有关系,缓解紧张、焦虑需医患共同来完成.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中药灌肠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 分析疗效, 为中药灌肠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上的关于中药灌肠促进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文献截止时间限定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后, 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13篇, 患者1 464例, 其中试验组794例、对照组670例。meta分析结果:以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结局指标,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4.40(-18.95, -9.84), Z=6.19, P<0.000 01];以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结局指标,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12(-13.00, -11.24), Z=27.06, P<0.000 01];以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结局指标,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8.01...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利尿通淋方防治肛瘘切扩挂线术后排尿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肛瘘切扩挂线术后排尿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术后1~2 d,实验组术后排尿障碍者立即予以利尿通淋方口服,对照组以诱导法、热敷或按摩、针刺、压穴治疗等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排尿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排尿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尿通淋方防治肛瘘切扩挂线术后排尿障碍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29.
蓄血证的部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血证最早的概念应该是血瘀证,即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血和脉关系密切。《素问·调经论》日:“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这即是瘀血的原始概念。张仲景在前人血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外感热病的特征,提出了蓄血证的理论和论治大法。《伤寒论》论述蓄血证的原文有4条,提出的汤证共3个,桃核承气汤证是其中的一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宫内表面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198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原发不孕患者76例,继发不孕患者122例,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和阿托品麻醉,对照组按常规不给予麻醉。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9%,对照组为68.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前后血压、呼吸、脉搏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前后呼吸有明显差异(P〈0.05),血压、脉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宫内表面麻醉,麻醉作用见效快,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