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纳洛酮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神志清醒时间以及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①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轻中度中毒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两组重度中毒者比较,治疗组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脏损害减轻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对重度酒精中毒者可明显缩短神志清醒时间并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六君丹参颗粒为代表的健脾活血法对高血压并动脉硬化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8周龄大鼠5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4周每组处死8只大鼠,进行心脏、动脉切片送病理检查;抽血查基质金属蛋白酶-2、9,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项目.结果 治疗组大鼠动脉收缩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病检显示动脉中膜厚度有明显回缩,管腔面积/管壁面积(LA/WA)显示出有意义的提高,电镜显示心肌纤维排列顺序有改善,对线粒体有修复作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君丹参颗粒对逆转心血管重构有明显干预作用,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简称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分为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中间综合症、梗死后心绞痛和混合性心绞痛(劳累型和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出现,临床上较少见)几种类型,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鉴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变复杂,进展迅速且预后具有多向性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UA的临床症状特点,类似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病范畴,在《素问·痹论篇已有“心痹者,脉不通”的理论,后世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分别…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简称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分为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中问综合症、梗死后心绞痛和混合性心绞痛(劳累型和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出现,临床上较少见)几种类型,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鉴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变复杂,进展迅速且预后具有多向性,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冠心微丸(丹参、三七、降香等)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7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硝苯地平组(2.7 mg·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丹参胶囊(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微丸高剂量(0.107 5g生药·Kg-1)、中剂量(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和低剂量(0.026 9g生药·Kg-1),预灌胃给药8d,垂体后叶素(Pit)iv.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于造模5min后十二指肠灌注给药1次,测大鼠心电图、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Pit注射30s-90s后造模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减慢(P<0.01)、T波幅值减小、ST段幅值减小或增加、PR与QT间期延长,以及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P<0.05)和心乳酸脱氢酶(LDH) (P<0.05)含量异常增加;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上述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均有所改善,硝苯地平组、冠心丹参组、冠心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率均回复(P<0.01),冠心微丸高、中剂量组血清LDH和C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微丸可改善Pit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异常,其抗急性心肌缺血效应较原剂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桂合剂治疗早期无症状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无症状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予柴桂合剂治疗,对照组30例予中药安慰剂治疗,随访1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显示出了有意义的下降,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健脾疏肝法对于早期无症状性高血压病患者是比较合适的中医治法之一,肝郁脾虚可能为高血压病早期的主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5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同时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n=28),在观察期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治疗组(n=28),此组患者除了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参附注射液4Om1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参附注射液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下降,血液生化指标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 有助于防止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与动脉硬化指数、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等相关因子的关系,了解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原因,为临床判断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高血压病1、2、3级患者150例,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增厚组和斑块组三组,观察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硬化指数、血脂、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等情况,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相比较,IMT增厚组和斑块组的动脉硬化指数均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T增厚、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的病程、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纤维蛋白原(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动脉硬化指数的升高,血管内膜增厚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中TC、LDL-C、UA、FIB越高,颈动脉内膜越厚且斑块检出率越高。这些因子可作为了解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作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