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肱骨内、外髁及髁上骨折是学龄儿童常见的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现将我们所遇的4例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神经麻痹的患儿报道如下。 4例患儿入院后均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上臂扎橡皮管止血带,术后1~2天出现尺神经麻痹2例,桡神经麻痹2例。出院时切口愈合良好,神经未完全恢复,通过随访均在2~3个月内恢复正常。造成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此4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2.
梅金红  黄松  余克涵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2):101-102,F003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我科从1971~1991年间共诊断12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现将病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25例中共有125只眼球标本(其中一例为双眼发病。但只有一眼行姑息手术治疗)。单纯眼球标本97只。以及眼眶内容标本27例。鞍区一例。1.1 一般资料125例中男性70例(占56%),女性55例(占44%),右眼53例(占42.4%),左眼70例(占55.2%),鞍区一例(占0.8%),双眼一例(占0.8%);年龄最小的为21个月。最大的10岁。平均年龄为3岁。3岁以下76例(占60.8%);首发症状:猫眼70例(占56%),眼球突出18例(占14.4%);视物不清15例(占12%),白斑11…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细胞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四组:乌司他丁组(W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乌司他丁联合帕瑞昔布钠组(W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5例。W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即刻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P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之后40mg/12h,共6次;WP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即刻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30min内泵注完毕,并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之后40mg/12h,共6次;C组于相同时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输注量和芬太尼总用量;于入室前(T_0)、术毕(T_1)、术后6h(T_2)、24h(T_3)及72h(T_4)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计算CD4~+/CD8~+值,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各时点血清IL-6、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分别于T_0、T_4和术后7d(T5)时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与T_0时比较,C、W和P组T_1~T_4时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IL-6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T_2、T_3时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W和P组,T_1~T_4时WP组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高于,IL-6、TNF-α、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T_2、T_3时WP组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高于,IL-6、TNF-α、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W和P组(P0.05)。与T_0时比较,T_4、T5时C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T_4时W、P和WP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T_4时WP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W和P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改善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细胞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较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与成脂分化失衡是导致骨质疏松症(OP)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调控BMSCs的谱系分化已成为当前主要手段。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长链非编码蛋白RNA(lncRNA)和微小RNA(miRNA)均广泛参与调控BMSCs谱系分化的过程。大多数miRNA可作为内源性竞争性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lncRNA的表达进程,许多lncRNA还充当miRNA的ceRNA以调节影响不同途径的miRNA靶向基因的表达。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调控BMSCs谱系分化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故本文围绕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寻找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大面积连枷胸合并严重肺挫裂伤35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连枷胸合并严重肺挫裂伤的治疗。方法:钝性胸壁伤导致大面积连枷胸合并严重肺挫裂伤35例患者均经手术内固定治疗。肺修补21例,肺叶切除6例,膈肌修补4例,脾切除4例,心脏损伤修补2例,肝脏损伤修补4例。结果:治愈33例。死亡2例中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心脏损伤大出血1例。结论:胸部创伤导致大面积连枷胸合并严重肺挫裂伤应早期手术行肋骨内固定,保持呼吸通畅,抗休克,积极治疗合并症,合理应用呼吸机、激素、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外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治疗毁损性手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毁损性手外伤患者40例(40个创面),均为手部一元或多元组织毁损缺失者.所有患者创面先行清创后,随机分为两组:VSD组20例和对照组(洗必泰湿敷)20例,并应用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细菌检测、创面继发组织坏死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3dVSD组疼痛指数为(2.62±1.54)分,对照组疼痛指数为(3.39±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组肿胀指数为(1.51±0.25)分,与对照组的(2.29±1.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细菌阳性率为5%(1/20),对照组为20%(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没有发生创面继发组织坏死,对照组出现2例创面继发组织坏死,其中有1例出现严重组织坏死,采取部分坏死肢体解脱术.结论 VSD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减轻疼痛,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VSD联合组织移植为毁损性手外伤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7.
彭云松  黄松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3):F0002-F0002
肩锁关节脱位多为直接损伤引起,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用DePUY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针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开灵冻干粉针40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冻干粉针雾化吸入对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有一定疗效,护理干预成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作全静脉麻醉.丙泊酚1.5~2.0mg/kg、瑞芬太尼1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术中维持丙泊酚2~4 mg/(kg·h)、瑞芬太尼0.1~0.3μg/(kg·min),间隔30 min追加维库溴铵2~3 mg.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SP)、舒张压(DP)明显降低,心率(HR)减慢,气管插管、切皮气腹时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停用麻醉药患者苏醒快,无烦躁不安及再度呼吸抑制现象,术中无知晓.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诱导快速,维持麻醉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气管导管耐受好,并发症少,适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90.
1型糖尿病树鼩骨骼肌病变及其发病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树鼩骨骼肌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n=8);STZ糖尿病成模组9只(B组),糖尿病未成模组5只(C组)。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股二头肌形态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肌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Bcl2、Fas、FasL、caspase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B组肌纤维普遍萎缩,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小于A组(2.49±0.47μm2vs3.79±0.40μm2,P<0.05)电镜下B组肌组织呈灶性肌丝溶解,肌质膜呈锯齿状突起,部分线粒体嵴断裂、基质溶解或空泡化。肌膜下线粒体密集成群、排列紊乱和形态异常。肌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并呈块状边集。肌组织微血管内皮伸出许多伪足,内皮增厚、管腔狭窄。微血管基底膜无明显增厚。B组肌组织对Bcl2、Fas/FasL和caspase3均呈阳性表达,A组和C组仅对FasL呈弱阳性表达。结论骨骼肌纤维普遍性萎缩、灶性肌丝溶解、肌质膜异常突起和线粒体损伤是T1DM树鼩骨骼肌病变的主要特征,骨骼肌组织中细胞凋亡通路激活可能是糖尿病肌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