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4 毫秒
91.
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探讨,认为青年科技编辑应树立敬业精神,加强业务学习,熟悉编辑规范,提高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2.
皮质骨骨痂延长骨愈合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皮质骨骨痂延长骨愈合过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在山羊左胫骨中段骨膜下横形截骨后用Ilizarov式外固定器固定。2周后作牵拉延长,每天1mm,连续30天。定期摄X线片,并于截骨后1、2周,延长开始后1、2周,延长结束及结束后2、4、8、12、16周分期取材,作普通及偏光观察。结果:在骨痂延长早期,骨外膜侧即有直接骨形成,而延长间隙中先形成纤维组织,以后逐渐向纤维骨痂、骨性骨痂演变,最终形成新生皮质骨。结论:皮质骨骨干截骨后持续缓慢牵拉,对形成中的骨痂施以轴向的机械性张应力,能维持并刺激骨与软组织的再生,使截骨端间获得完全的骨愈合。其成骨方式可能以膜内骨化为主。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益气消瘰饮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瘰饮,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THYCA-QoL)、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浆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T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3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26/3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YCA-QoL评分、EORTC QLQ-C30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TSH水平、血清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血清FT3水平、血清FT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9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2例存在残余分流,另外6例术后死于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结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等多因素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95.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浙江省最大的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拥有床位400张,职工390人,其中卫技人员250人.主要收治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的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96.
骨痂牵拉术延长肢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05年,Codivilla首次报道了股骨粗隆下截骨与跟骨牵引延长下肢。1939年,Abbott和Sauders开始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肢体延长,但因并发症太多,未能得到普遍应用。1963年,Wagner介绍了皮质骨截骨后牵拉延长,其间隙以松质骨移植并内固定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Ilizarov于五十~六十年代,设计了一种环形外固定器用于骨延长,并倡导了骨膜下皮质截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7年,意大利学者De Bastiani首先提出了骨痂牵拉(Callotasis)的概念,即在骨干截骨后延迟一段时间,待纤维骨痂形成后再行牵拉延长,加速了骨愈合时间,降低了骨不连的发生率。目前,截骨后逐渐牵拉骨痂,即高频率、小幅度牵拉骨痂已成为当今骨骼延长的最常用技术,许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以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状动脉搭桥联合手术同期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原则。【方法】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 ,共有 5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手术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为 6 5~ 71岁 (平均 6 8 8岁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5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 3支血管病变 ,3例合并有 5 0 %以上的左主干狭窄。颈动脉造影显示 4例为 70 %以上的颈内动脉狭窄 ,1例为 99%的颈总动脉狭窄。手术在同期全身麻醉下进行 ,先完成颈动脉内膜剥除 ,再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无 1例手术死亡 ,术后未发现脑部并发症。随访 1~ 17个月 ,平均 14 4个月 ,有 1例患者手术后 40天死于消化道大出血 ,4例恢复良好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状动脉搭桥联合手术方法简便易行 ,经济安全 ,可减少脑部并发症 ,免除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在同期麻醉下进行 ,在施行冠状动脉搭桥之前先完成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对有易发因素的患者 ,应做术前颈动脉筛选。  相似文献   
98.
<正> 选择McAb作为不同用途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测定其与抗原的亲和力,一般亲和力高适于制备免疫试剂用,亲和力低则宜于作免疫吸附柱提纯抗原用。其测定早期有平衡透析结合沉淀法继之有固相放射免疫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对1997年7月~2000年6月住院服用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达痊愈或显著进步、出院后回归社会达18个月及以上的1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89例、氯氮平75例)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1年7月进行了两次追踪随访对照研究.结果第二次随访利培酮组患者的随访成功率高于氯氮平组(χ2=34.11,P<0.0001);利培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次随访结果均极显著高于氯氮平组,且利培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之一年前随访又有新的提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出院时服用药物剂量和种类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强因素.结论利培酮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更突出.  相似文献   
100.
<正> 应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MAR)检测205例不育患者和60名正常生育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并将MAR 与免疫珠试验(IBT)及传统的浅盘凝集试验(TAT)的结果作了比较,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实验组:本所不育门诊2年以上不避孕而未育的病人血清205例。对照组:40岁以下,5年内有正常生育者血清6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