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6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63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 e P4503As,CYP3As)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源性化学物对肝脏CYP3A基因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新发现的孤儿核受体(系统名:NR1 I2)。PXR与另一重要核受体RXR结合形成二聚体结合于CYP3A基因顺式反应元件,参与对CYP3A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大量临床处方药物通过激活PXR而诱导CYP3A基因表达,构成了临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2.
消风散颗粒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消风散颗粒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消风散颗粒对急性炎症肿胀过程的抑制效应 ,并从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平衡系统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结果 消风散颗粒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 ,增高急性炎症组织灌洗液 SOD- 1活性、降低TXA2 水平 ,降低 TXA2 / PGI2 比值。结论 消风散颗粒对急性炎症模型具有抗炎作用 ,该效应与提高 SOD活性 ,恢复 TXA2 / PGI2 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诊治上出现一些新的方法,为临床诊治该病带来新的希望,综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西医诊治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安乐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的抗焦虑辅助作用。方法将12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安乐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组(联合组)及单用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组(单用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第1、2、4、6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均<0.01),但联合组比单用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安乐片合用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效果较单用盐酸丁螺环酮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IgE高亲和力受体FeεR Ⅰα亚基,并用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RT-PCR的方法从过敏性疾病病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调取FcεR Ⅰα蛋白基因,经T-A克隆、亚克隆至pET28a( )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STAR(DE3),IPTG诱导表达FeεR Ⅰα亚基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其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cεR 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调取了人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α亚基的基因,且测序正确;构建原核表达质粒FcεR Ⅰα-pET28a( );成功建立4株稳定分泌抗FcεR Ⅰ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G101、C22、G113、G42.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证实,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 Ⅰα亚基.结论 成功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了FcεR Ⅰα亚基蛋白,制备了4株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FcεR 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为FeεR Ⅰα亚基及其抗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正> 患者女性,11岁。于8个月前曾患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积液而住院治疗。3周后病情好转而出院。近日又发现其心率增快(但患儿无明显自觉症状)。而二次住院。心电图(图1)示;P-P较规则,频率约94次/min,P-R间期不固定,QRS波群快而均齐,频率为162次/min QRS波群时间约0.11秒。Ⅱ、Ⅲ、aVF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才吉淋巴细胞(PBL)增殖反应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情况。方法 淋巴细胞增殖法及IL-2检测法,结果 SLE患者PBL的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正常人,但SLE患者PBL产生IL-2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SLE患者PBL增殖反应提高和其产生IL-2能力降低可能与T细胞两亚群TH1/TH2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8.
萘丁美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萘丁美酮(NAB)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为研究该药与阳性对照药萘普生(NAP)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对NAB和NAP治疗RA进行了随机、双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NAB1000mg睡前顿服,连续4wk治疗188例RA的总有效率为65.96%,NAP250mgBid连续4wk治疗146例RA的总有效率为60.27%。NAB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1%,NAP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提示NAB治疗RA的疗效与NAP相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NAP。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时期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体位护理。方法:采取预防脱位的体位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做好患者和家属预防脱位的宣教,术后护士掌握正确的搬动方法,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卧床和制动体位,床上变换的体位,上下床时的体位,站立、行走的体位,功能训练时禁忌的体位,出院后的体位。结果:72例患者无1例出现置换关节脱位。Harris评定治疗效果:优57例,良15例,优良率100%。出院后电话随访全部患者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置换关节脱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B组(40例)给予A组患者岩舒注射液20ml、顺铂30mg分别注入胸腔:B组顺铂60mg注入胸腔。结果A组CR24例PR10例NC6例,B组CR10例PR18例NC12例,A组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水较单药顺铂治疗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