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对脑出血自噬的文献进行可视化解读和分析,探讨脑出血自噬研究动态和趋势。方法:检索1991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中国知网发表的脑出血自噬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检索获得文献的作者、主题、来源分布、数量等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123篇文献,年度发文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文献来源以苏州大学的硕博士论文为首,吴成翰团队及邹伟团队在该领域发文量较大;苏州大学是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机构;研究热点集中在自噬与凋亡在脑出血中的机制研究及中医干预研究;主题词的聚类分析比较显著;突现的关键词为脱证、闭证、自噬、凋亡、炎症、小胶质细胞,是脑出血自噬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脑出血的自噬研究领域前景良好,研究者相互合作,初具规模,机构间合作略欠佳,目前此领域的研究主要以药物干预的临床基础研究为主,这些成果为脑出血的自噬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正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产生的面部刺痛,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呈阵发性和周期性,间歇期无症状,常因情绪紧张、营养不足、进食冷热刺激等因素诱发。临床上针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多以西医为多,但其毒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使用。三叉神经痛在中医学中称为"面痛风""面颊痛",治法多以"舒经通络、活血止痛"为主,临床上多以针药联合治疗。笔者现对近年来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三叉神经痛可归属于中医学"面痛""头风""头痛"等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利水通络方联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即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利水通络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肿量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 00%,对照组为76.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水通络方能改善脑出血患者微创置管引流术后的神经功能,减少血肿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通窍止痛方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予DSA治疗,而观察组予通窍止痛方联合DS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GC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后3 d,两组的GC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通窍止痛方联合DSA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摘要】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趋化因子受体5(CCR5)与急性脑出血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20例纳入对照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中患者分为重度组(26例)、中度组(64例)和轻度组(30例)。对患者出院2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价其神经功能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Pearson法评价CRP、PCT、CCR5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影响相关因素。结果中、重度组的CRP、PCT、CCR5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CRP、PCT、CCR5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CCR5与mRS评分呈正相关,CCR5是发生中重度急性脑出血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0.68,P<0.05)。结论CRP、PCT、CCR5可以反应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严重程度,也是评估脑出血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和肽素(Copeptin)在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脑外伤患者136例,根据28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10例)和死亡组(26例),以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38例),入院7天内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85例)和非感染组(51例)。比较各组入院第1,3,7天血清HMGB1及Copeptin水平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间点血清HMGB1及Copeptin水平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脑外伤患者血清HMGB-1,Copeptin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第1,3,7天血清HMGB1及Cop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FHMGB1=4.193,8.274,13.108; FCopeptin=4.718,5.204,9.263,均P<0.05)。感染组第1,3,7天血清HMGB1及Cop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FHMGB1=5.317,12.604,16.182; tCopeptin=4.986,9.537,15.613,均P<0.05)。死亡组第1,3,7天血清HMGB1及Cop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HMGB1(μg/L):13.62±5.28 vs 5.91±2.15,17.95±7.42 vs 2.85±1.28和23.84±10.37 vs 1.24±0.65,Copeptin(pmol/L):68.37±13.35 vs 32.72±8.14,77.29±17.62 vs 26.43±6.28和84.36±21.28 vs 18.35±4.16,tHMGB1=13.246,18.705,24.348; tCopeptin=11.252,13.396,19.254,均P<0.05]。随时间变化,死亡组血清HMGB1及Copeptin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而生存组呈下降趋势(P<0.05)。死亡组入院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4.25±1.06 vs 11.36±2.53,t=9.372,P<0.05)。ROC曲线显示,第3天血清HMGB1[AUC(95%CI):0.913(0.851~0.975)]及Copeptin[AUC(95%CI):0.875(0.814~0.934)]水平预测脑外伤患者死亡的最佳截值取11.46 μg/L和50.28 pmol/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分别为91.6%,86.5%和88.5%,83.0%。结论HMGB1及Copeptin水平变化与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第3天HMGB1及Copeptin最佳截值为11.46 μg/L和50.28 pmol/L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系统评价奥美拉唑预防卒中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ation and bleeding,SUB)的疗效,及其与H2受体阻滞剂(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H2RA)疗效的对比。   相似文献   
28.
抑郁症作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心理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包括调节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三者相互作用形成的ERK/CREB/BDNF信号通路主要通过调控神经元兴奋、发育、凋亡及再生过程,促进神经发生,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改善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核心症状。抑郁症隶属中医之郁病范畴,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治疗原则当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为主,目前中药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与西药相比存在诸多优势,本文就ERK/CREB/BDNF信号通路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