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8篇
内科学   4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25篇
预防医学   11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基于刺入式电极的视神经视觉假体,为盲人的视觉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了对该视神经假体的电刺激策略和微电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真实的电极结构,在COMSOL软件中建立刺入式微电极的外部电场仿真模型,并将其与利用NEURNO软件实现的神经纤维双层电缆模型结合,系统地研究电极与视神经纤维的相对位置、电刺激脉冲宽度以及电极几何结构的改变对视神经纤维兴奋阈值的影响。不同电极位置、刺激脉宽刺激下阈值变化规律的仿真结果,与以往报道的动物实验和仿真实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根据仿真结果,对刺入式视神经假体中刺激脉宽的选择和电极几何结构的设计,建议如下:窄脉宽刺激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电极锥度的设计要在满足电极力学特性及易于植入视神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以降低纤维兴奋的阈值;电极的暴露面积越小,纤维兴奋所需的电流阈值越低,但电荷密度阈值越高;较低的电流阈值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但过高的电荷密度阈值却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因此电极暴露面积的设计需要在耗能与安全性之间进行综合考虑。电极绝缘层厚度的改变对视神经纤维的兴奋阈值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从电极插入的难易考虑,应尽可能减小绝缘层厚度。以上结果对人体其他部位神经纤维的电刺激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平滑肌在人和动物体内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血管、泌尿、生殖等诸多内脏器官中,通过收缩蠕动来协助器官的功能发挥,是重要的功能组织。平滑肌组织工程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为这些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化重建提供支撑。目前关于单纯平滑肌组织工程研究的报道并不太多,大多的研究主要结合在诸如血管、胃肠等组织/器官的构建中。对于平滑肌的构建仍然存在诸如生物材料的性能不可控、支架的制备技术较单一、种子细胞的培养技术和生物功能较欠缺、以及动物体内实验不完善等问题,实验室研究与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距离。本文主要从种子细胞的获取及支架构建两大方面阐述平滑肌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研究示例中展望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对于自适应光学人眼眼底成像系统,由于人眼波前像差具有动态特性,为获得清晰、高分辨率的眼底图像,变形镜必须能够实时跟踪并补偿人眼中随时间变化的像差信息。本研究探讨自适应光学像差校正控制技术,基于自动控制理论建立自适应光学连续系统模型,分析基于纯积分、比例 积分和Smith预补偿控制器下的控制系统模型及其控制性能。在自行构建的成像系统自适应光学平台上,对10只受试人眼动态像差样本进行像差校正实验。与校正前的像差((0.862±0.088)λ,λ为0.785 μm)比较,纯积分控制、PI控制和Smith预补偿控制这3种方法的校正后像差((0.154±0.033)λ、(0.133±0.026)λ、(0.103±0.011)λ)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各种控制器的像差校正系统均具备一定的像差校正能力。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Smith预补偿控制的校正后像差显著低于纯积分控制和PI控制方法,表明Smith预补偿控制器下校正后的像差具有最大的显著差异,即具有最好的像差校正效果。Smith预补偿控制模型可为实时校正人眼动态像差进而获取人眼眼底图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摘要] 目的 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 highvolumehemofihration , HVHF )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 SAP )的效果以及对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 ET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 CGRP )和 ET / CGRP 比值的影响,探讨二者对 SAP 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SAP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 2 组均给予常规和 HVHF 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浆 ET 、 CGRP 以及 ET / CGRP 比值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 组治疗后 ET 、 ET / CGRP 比值均显著 低于治疗前( P <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2 组间和治疗前后 CGR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均高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SAP 患者实施 HVHF 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ET 、 ET / CGRP 比值降低更显著,从而推测前列地尔可通过改善胰腺 的微循环障碍提高对 SAP 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通过调查分娩后母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子代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母亲患有AR和支气管哮喘与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12月,确诊为AR的592例25~40岁分娩后妇女作为调查对象,根据面访、查体和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将分娩妇女分为A组(AR伴哮喘组)和B组(单纯A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AR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分娩年龄及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分析上述因素与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率的关系。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作为评价危险度的指标。结果①全部病例中,A组患者213例,其中持续性中-重度106例,持续性轻度36例,间歇性中-重度54例,间歇性轻度17例;B组患者379例,其中持续性中-重度178例,持续性轻度81例,间歇性中-重度47例,间歇性轻度72例。②592例患者中384例子代发生变应性疾病,发病率为64.86%,A、B组子代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分别为82.63%(176/213)、63.85%(242/379),母代中有AR伴哮喘的子代变应性疾病的发作明显高于母代仅有AR的子代(OR=3.91,OR的95%可信区间为2.33,5.74)。③两组中284例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中子女变应性疾病发病率为71.48%(203/284),A、B两组子女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85.85%(91/106)、62.92%(112/1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25~30岁年龄段分娩其子代发病率较高(85.42%),各年龄段A、B二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AR伴哮喘的母代其子代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单纯AR组。②25~30岁分娩的母亲有持续性中-重度AR伴哮喘为子代变应性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构建cap10基因RNA干扰(RNAi)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为将其应用于隐球菌的改造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cap10基因序列,按照干扰模板设计原则,选择设计1条可形成发夹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克隆连接到空载体psilencer 4.1-CMV neo中构建重组质粒ps 4.1 neo-cap-10并测序鉴定。用LiAc化学法将重组质粒转染新生隐球菌细胞并用G418筛选。比较重组质粒转染前后新生隐球菌cap10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成功构建针对cap10基因的ps 4.1 neo-cap10,经测序证实符合预期设计;ps 4.1 neo-cap10转染组新生隐球菌内cap10基因表达(175 534.6±47 004.3)copies/μl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321 995.5±32 611.8)copies/μl和空白组(562 931.7±65 928.4)copies/μl,P<0.05。 结论 成功构建cap10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其可以明显抑制新生隐球菌细胞内cap10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KLE和HEC 1 b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①用GSH处理KLE和HEC 1 b子宫内膜癌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两型细胞的增殖水平;②用5 mmol/L GSH处理KLE和HEC 1 b子宫内膜癌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结果在不进行处理的情况下,KLE子宫内膜癌细胞较HEC 1 b子宫内膜癌细胞的ROS水平及CAT活性较低,GSH水平、GSH/GSSG比值及SOD和GSH Px活性较高(P<0.01)。用GSH处理后,KLE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内ROS和GSH水平及GSH/GSSG比值下降,SOD、CAT和GSH Px活性降低(P<0.01);HEC 1 b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被抑制,细胞内ROS、GSH及GSSG水平下降,GSH/GSSG比值明显升高,CAT和GSH Px活性降低(P<0.01)。结论GSH对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有明显不同的影响,与两种细胞内ROS水平和抗氧化系统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