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长托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方面的应用策略.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AOPP患者196例,按照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72例)、重度中毒(64例)和特重度中毒(60例),分别将中毒程度不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轻中度中毒治疗组采用长托宁小剂量维持法,重度中毒治疗组采用大剂量冲击法,特重度中毒治疗组采用阿托品-长托宁交替法,对应的各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观察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阿托品化(或长托宁化)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药物中毒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中毒程度不同的患者治疗组阿托品化(或长托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中毒患者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中毒和特重度中毒患者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毒程度不同的患者治疗组药物中毒情况、中间综合征、反跳和迟发性猝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迟发性神经病的发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长托宁治疗策略,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上明显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全省采供血机构血液供应数量、种类及成分血剂型制备情况,为成分血制备、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搜集2009-01-2013-12期间12个采供血机构供应全省医疗机构的全血和各种成分血液资料。统计分析各年度总供血量、全血和各种成分用量和使用比例。结果:全省临床总供血量逐年递增,供全血量呈减少趋势,而供成分血量呈增加趋势。红细胞制剂中,去白悬浮红细胞最多,悬浮红细胞次之,洗涤红细胞、去白洗涤红细胞分别居第3、第4;血浆制剂中,去白普通冰冻血浆最多,病毒灭活血浆次之,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居第3、第4;血小板制剂中,单采血小板最多,浓缩血小板次之,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冰冻单采血小板分别为第3、第4。结论:近5年内全省血液总供应量逐年递增,全血供应量逐渐减少,而成分血供应量逐渐增加。成分血剂型制备较合理,临床供血总体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PQ)刺激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后,分为空白对照组、PQ组(加入含0.1 mmol/L PQ溶液)和血必净组(在PQ组的基础上加入血必净注射液40 g/L).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成活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Q组SOD活性显著下降((9.44±0.27)μU/L比(30.66±0.62)μU/L],MDA含量及LDH、AKP活性显著增加(MDA:(9.52±0.24)μmol/L比(2.94±0.21)μmol/L,LDH:(114.67±22.54)μmol·min-1·L-1比(44.00±16.73)μmol·min-1·L-1,AKP:(63.50±4.04)μmol·min-1·L-1比(52.67±3.33)μmol·min-1·L-1],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成活率明显下降((65.31±4.65)%比(100.00±2.00)%],SP-A表达明显降低(积分吸光度(IOD):16.338±10.210比23.092±9.275,平均吸光度(AOD):0.420±0.091比0.595±0.110,P<0.05或P<0.01].与PQ组比较,血必净组SOD活性((18.50±0.31)μU/L]显著上升,MDA含量((7.22±0.25)μmol/L]及LDH((83.17±18.66)μmol·min-1·L-1]、AKP活性((58.33±3.45)μmol·min-1·L-1]显著降低,细胞成活率显著增加((81.12±4.21)%],SP-A表达(IOD:18.498±7.493,AOD:0.513±0.103)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LDH、AKP活性及MDA含量,从而对PQ刺激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并增加SP-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亚低温对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 (T9、T10)中度损伤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SCI组(n=24)、常温组(n=14)和亚低温组(n=14),分别于损伤后1 h、4 h、12 h、24 h、72 h和7 d取材,利用半定量 RT-PCR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mRNA 表达的变化规律;于SCI后即刻行亚低温治疗4 h,利用半定量 RT-PCR方法检测SCI后4 h时亚低温对各炎症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 Tarlor评分检测亚低温对大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动物脊髓组织中炎症性细胞因子mRNA仅有微弱表达.SCI后1 h时,各炎症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其中IL-1β和IL-6表达于损伤后12 h达峰值,TNF-α于损伤后4 h达峰值,至损伤后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SCI后4 h时,亚低温组大鼠IL-1β和 TNF-α mRNA 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但亚低温对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显著的有益影响.结论 亚低温可明显抑制SCI后的炎症反应,对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显著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45.
张彬  马俊清  李英 《包头医学》2002,26(4):185-185
在临床上,血小板制剂愈来愈被医生们青睐.原因在于血小板制剂对于治疗因血小板减少致大出血疗效可靠,且输血反应较比输注新鲜全血少,亦因血小板制剂容量小(400ml全血制得1u约30~50ml),应用时可减轻循环系统负荷,尤其是机采血小板还可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但是,有部分医生和患者对血小板制剂的作用持怀疑态度,认为输注血小板出现无效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登记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TB-DM)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此类特殊人群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内蒙古2016—2020年登记的TB-DM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治疗转归,初、复治等,用SPSS 20.0软件进行流行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内蒙古共登记TB-DM患者1 526例,平均年登记率为1.22/10万(1 526/12 527.2万),占总肺结核患者数的2.94%,TB-DM中,男性1 124例,女性402例,男女性别比为2.80∶1,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男女比例1.96∶1(χ2=36.560,P<0.001);TBDM患者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74%;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8.41%,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职业分布一致;TB-DM患者来源以直接就诊为主,占48.95%,其次为转诊患者,占27.65%,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来源以直接就诊为主,占39.24%,其次是追踪到位,占27.28%;TB-DM患者以初治为主,占83.48%...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01/2005-12收治的1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胸部X线摄片,异常128例,其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8例、继发性肺结核62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160例患者头颅CT或MR I检查,异常89例,其中脑积水、脑水肿53例,脑梗死36例。头颅CT检查发现大脑半球有局灶性低密度影或MR I检查发现大脑半球有局灶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160例患者腰穿检查,第一次脑脊液有104例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56例可疑;对其重复脑脊液检查38例符合诊断,余下18例作第三次脑脊液复查均符合诊断。160例患者脑脊液结核抗体(TB-Ab)检测,阳性96例,阳性率60%。脑脊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菌DNA(TB-DNA),104例阳性,阳性率65%。结论常规胸部X线摄片和腰穿脑脊液检查,尤其是反复多次腰穿检查及检测脑脊液结核抗体(TB-Ab)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菌DNA(TB-DNA)是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确诊为肺结核 86例,既往无肝炎病史,抗结核治疗前肝功正常。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 43例,治疗组在抗结核的基础上口服凯西莱 0. 1g, 3次 /d,对照组在抗结核基础上口服复方益肝灵 84mg, 3次 /d,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TBIL、DBIL、ALT、AST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 凯西莱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少且易于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