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制备一种姜黄素超分子纳米粒(Man-CURNPs),并对其进行制备工艺考察及形态表征。方法:基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超分子体系,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Man-CUR NPs。通过检测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指标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和处方,并对最终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以及形态学表征进行检测。结果:Man-CUR NPs制备的最佳处方工艺为CUR 6 mg,聚合物(HPβCD-S-PBAE)30 mg,配体D-甘露糖聚合物4 mg,油水比为1:5,搅拌转速为400 r/min。通过纳米沉淀法得到纳米分散体系,进一步通过透析法得到Man-CUR NPs。Man-CUR NPs粒径为146.56±2.07nm, Zeta电位为+12.65±0.19 mV,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粒呈均一球形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采用本研究获得的最佳处方工艺制备得到的Man-CUR NPs粒径较小、分布均一,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患者低体温相关知识水平、对待创伤患者围术期体温监测和管理的态度,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8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39%的急诊科护士明确低体温的定义,91.26%的急诊科护士认为最接近体核温度的部位是直肠,急诊科护士能列出16种导致低体温的原因,10条复温注意事项。结论: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患者低体温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对体温监测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3.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兰州市17家企业的486名在岗一线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病防治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身份来源对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卫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和途径依次是广播电视>书刊杂志>同事交流>专业培训>向相关部门咨询;女职工对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30岁年龄组工人对职业病防治及安全生产知识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4.
了解兰州市120家噪声危害严重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和心电图状况,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2011年4—12月对兰州市噪声危害企业的785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785人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9.4%,男女性工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噪声工龄>20a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工龄<20a者(P<0.05);心电图异常率为9.9%,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性别及工龄差异(P>0.05)。提示,职业噪声暴露可影响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且工龄越长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35.
兰州市某汽车修理厂苯作业职工10年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修理厂苯作业职工的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分析,为搞好作业工人的劳动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现场监测,接触苯及苯的同系物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该厂苯作业车间历年空气中苯及苯的同系物平均浓度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职业性健康检查中发现,随苯作业工龄的增加,苯作业人员中发生白细胞总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并且出现临床症状的工人数逐年增加。结论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严重,应加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各种形式的职业病危害日趋严重,职业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粉尘、放射污染和有毒有害作业导致劳动患职业病死亡、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许多职业病除损害劳动的劳动能力外,其治疗康复费用昂贵,给劳动、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严重经济负担。据卫生专家预测,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今后十年将有大批职业病人出现。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兰州市某机动车制造厂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方法对该厂45例接害工人按照卫生部监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性健康检查表》选取部分项目进行统一检查。结果 45例接害工人出现多系统损害症状,女工头昏、脱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工(P均〈0.05),不同工种记忆力减退、易激动、视力下降、流泪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检正常率为75.6%,未检出职业病。结论该厂接害工人健康状况较好,应继续定期对接害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38.
青鱼胆,《本草纲目》中记载"苦寒有毒,入肝肾经,泄热明目,治目赤肿痛,翳障,喉痹,热疮"。我国部分地区民间有服鱼胆治疗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及眼病等的习俗[1]。鱼胆中含有氰氢酸、组胺等多种致命物质,经口服吸收入血后可导致肾、肝、心等多器管的损害,中毒发病急、症状重、变化快[2]。鱼胆中毒伴肾脏出血更会增加疾病的复杂性。2010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成功救治1例青鱼胆中毒伴左肾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及急救知识的需求愿望,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为降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对兰州市城关区5个社区的298名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意识及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需求现状与获取途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29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知晓率为45.9%,曾发生过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61例,发病率为20.5%,规律服药且血压正常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为0。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方法的知晓率为42.6%。298例患者认为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诱因依次是情绪、饮食、服药、天气、运动、时间。89.9%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知识的需求愿望很强烈,但获取途径较局限,医护人员是高血压患者获得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现场急救知识重要渠道。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较高。对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和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率低;政府及有关卫生组织应组织长期、有效的宣传活动,加大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现状,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开展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及患者求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通渭县84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欠缺且获得途径单一,但需求愿望很强烈,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密切相关。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急症现场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高血压急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行高血压急症急救技术的培训,减少高血压急症引发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