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蛋白测定及阿司匹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阿司匹林 (ASA)在脑梗死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 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直接测定其血小板膜表面 P-选择素 (CD6 2 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5 3(CD6 3)、凝血酶敏感蛋白 (Thrombospondin,TSP)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在脑梗死患者病程的不同阶段 ,血小板活化呈动态变化。CD6 2 P、CD6 3、TSP3者呈正相关。长期服用 ASA降低血小板活化 ,并减轻发病时的临床症状。结论  CD6 2 P、CD6 3、TSP均可做为血小板活化的监测指标 ,证实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防治脑梗死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2.
读者来信(韩恩吉^*)贾建平教授在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38卷第1期发表了1篇专论--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读后受益匪浅,但是文中的某些观点令人费解,仅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32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发病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随机分组和病例配对研究,临床评分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随机分组和病例配对中,服药组临床评分为17.39±9.90,未服药组为16.22±9.9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4.
25.
以胶原和凝血酶为活化剂,采用水母发光蛋白导入和凝胶过滤法对32名健康人和3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血小板活化状态胞浆游离Ca~(2+)浓度观察。结果表明,脑血管病组血小板胞浆游离Ca~(2+)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小板对某些活化因素敏感。  相似文献   
26.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茹  王维宝  韩恩吉 《医学综述》2003,9(3):180-181
卒中后抑郁 (post strokedepression ,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早在 192 4年Bleuler就已认识到脑血管损害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在脑卒中伴发的情感障碍中 ,以PSD最为常见。PSD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 ,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 ,PSD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仅就PSD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PSD的发生率PSD的发生率临床报道不一。国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7.
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76例脑卒中患者中痴呆(VD组58例)与非痴呆(非VD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VD组比较,VD组受教育时间偏少,嗜烟及脑血管伴发疾病、脑卒中复发例数均较高(P〈0.01或0.05)。结论:VD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予以针对性预防和及时治疗,以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根据卫生部在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中的病情通报,我国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患者约15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者约100万,存活的患者约600万,其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40%重度致残,估计每年因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所需医疗费用高达100亿元以上,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我国的老年人口每年以3%(高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至2000年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有5亿左右,其中我国老年人占1/5,将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0%以上.因此,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还要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9.
紧张型头痛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紧张型头痛 (TTH)是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 ,一般认为其患病率高于偏头痛 ,约占门诊头痛病人的半数。 TTH是 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 (IHS)在“头痛疾病 ,颅神经痛和面部疼痛分类和诊断标准”中制定的诊断名称 ,现已在国际上广泛采用。 TTH包括了 196 2年由 AdHoc委员会对头痛分类中的肌收缩性头痛和精神性头痛 [1 ] 的内容。对既往曾使用的“紧张性头痛”则认为描述性强 ,作为疾病的定义 ,不适合临床应用 ,故 IHS提出“紧张型头痛”作为疾病名称。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 [2 ,3]是头部呈钝痛 ,无搏动性 ,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 ,有时上…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