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分析超声和CT检查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8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超声和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影像方法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率的多重比较采用卡方分割,P0.012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8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15例,CT诊断9例,CT诊断率为32.14%,超声诊断率为53.57%,χ2检验表明,超声与CT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P=0.10);卡方分割分析CT及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胆囊腺肌症准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声与CT对各种类型胆囊腺肌症的诊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节段型:χ2=0,P=0.11;弥漫型:χ2=2.57,P=1.00;局灶型:χ2=1.42,P=0.23)。结论 CT及超声是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凸阵探头与线阵探头联合应用,可能提高超声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3.
廖紫珺  陈菲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4542-4544
目的:探讨第三方评估对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效果的作用。方法:利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重庆市某区孕产妇保健效果进行连续评估,比较2012年与2013年的孕产妇保健服务效果及需方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及产后健康检查率明显上升,两年孕产妇健康教育服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方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及对健康的有用程度3方面的满意度下降(P<0.05),其余满意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方评估能够促进基层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效果,对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常规CT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疑似浅表淋巴结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终检查结果以医院手术组织标本病理检查为准,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比较两组诊断准确度和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观察不同类型浅表淋巴结结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度和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常规CT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干酪坏死型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存在不均质的极低回声,血流稀疏或消失;淋巴结炎症型表现为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皮质增厚、回声减低、血流增多;液化脓肿型患者则主要表现为体积增大,且其内部回声表现为不均匀且杂乱,同时可见液化、回声减弱等。结论临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浅表淋巴结结核效果优于常规CT检查,对临床诊治方案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可有利于缩短患者病程,减轻其痛苦,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54例健康体检者按照年龄分为A(38~40岁,35例)、B(41~50岁,39例)、C(51~60岁,42例)、D(61~67岁,38例)4个组别,并对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比4组健康体检者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结果:154例健康体检者中有17例(11.04%)为内膜中层增厚,39例(25.32%)内膜粗糙,11例(7.14%)斑块,其中11例斑块中有2例(18.18%)为硬斑,有7例(63.64%)为软斑,有2例(18.18%)为混合斑。男性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概率明显高于女性,且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其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颈动脉彩超有助于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在健康体检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20岁:磨砂单飞厚重角质说拜拜年轻的肌肤胶原蛋白饱满,弹性纤维强韧,水润光滑,像剥了皮的荔枝,白生生水嫩嫩,Q感十足。熬夜不怕,水肿也不怕,但如果脸上没有光泽,看起来脏兮兮的,可就要被踢出美女的队伍了。  相似文献   
27.
谈提高科室主任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室主任肩负着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任,科室主任的综合能力是医院创新能力的核心与关键,决定着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关系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加强科室主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诉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级诊断的作用,并与超声心动图(UCG)比较在CHF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对86例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血浆BNP浓度检测,并经UCG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BNP>100 ng/L和LVEF<50%为CHF的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将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的心功能分为四级。经统计学检验后,再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CHF组与CHF组之间、不同级别CHF各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BNP的敏感性为98.5%、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93.3%。BNP与UCG的特异性分别为77.8%和94.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和97.8%。结论BNP是CHF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快速准确且量化的指标,与UCG相比,在诊断的敏感性和CHF排除诊断价值上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测定婴儿口腔颊粘膜细胞中的脂肪酸成份来了解婴儿体内的脂肪营养状况。方法:自2005年9月1日至12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共27例,胎龄(37~41)w。同时采集婴儿的口腔颊粘膜细胞和血液标本。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婴儿口腔颊粘膜细胞,血浆和红细胞膜中的脂肪酸成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粘膜细胞中的AA和DHA的含量与血浆中的含量显著相关,r分别为0.36(P=0.042)和0.38(P=0.033)。口腔颊粘膜细胞中的AA/DHA比值与血浆和红细胞膜中的AA/DHA比值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134)。结论:测定新生儿口腔颊粘膜细胞中的脂肪酸成分能反映新生儿体内的脂肪酸情况,口腔粘膜细胞的采集简便易行,对婴儿无创伤,特别适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的营养调查。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设计合成一个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dmp)2(dpip)]2 (dmp=1,10-邻菲咯啉,dpip=2-(6,9-二氧环己环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研究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质谱和1H NMR对其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黏度测试、DNA熔点变化和圆二色谱研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所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得到确证,该配合物与DNA之间通过插入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