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2篇
  3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头孢他啶与5种止血药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头孢他啶与5种止血药(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氨基己酸)在3种输液中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系数倍率法及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观察头孢他啶与5种止血药配伍后在5℃、20℃、37℃下,4h内头孢他啶含量及混合液的pH和外观的变化。结果头孢他啶与5种止血药在NS、5%GS、GNS中配伍后,在不同温度下4小时内含量及混合液pH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他啶与5种止血药在3种输液中在4h内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分娩镇痛心理疗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痛分娩是产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分娩过程的管理日臻科学,使产痛给产妇和婴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分娩时消除疼痛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利用心理疗法,即通过调整产妇的心理环境来达到分娩镇痛的目的,现将其临床研究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选自2 0 0 1年1 2月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拟经阴道分娩的孕妇,共1 0 0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孕妇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合并症;年龄2 2~…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1 PB760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出现阻塞报警,运行SST(快速自检),SST FAILED.具体为:FLOW SENSORTEST FAILED,I/E FILTER TEST FAULT,其它均通过.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症是老年期慢性脑组织弥漫性萎缩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病.目的:探讨脾虚在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致病作用.方法:从脾与脑、脾与心、脾与痰、脾与瘀血等方面阐述了脾与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关系及影响.结果: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之源是老年性痴呆症的病理根本,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影响气机升降,使脑组织发生病理改变而发病.脾的功能衰退在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贯穿于全过程.结论:总结出治脾经验方,从脾论治老年性痴呆症的疗法明显优于传统治法.  相似文献   
15.
肌肉减少征是老年常见病,本文分析其机制并实施弱激光治疗。处于/远离负反馈机制维持的功能称为正则/失调功能。正则/失调应激称为成功/慢性应激。导致无病而终的衰老称为成功衰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严重脓毒症患者接受肌钙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根据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左心射血分数小于40%,对照组50例左心射血分数大于等于40%,对2组严重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2评分、肌钙蛋白水平以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脓毒症患者(P<0.05).2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CK水平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进行肌钙蛋白检测,可以对患者疾病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导致暴力事件的风险因素,并针对因素研究相关对策。方法将急诊科56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范围,在研究开始初期对其工作调查,了解其工作情况和所遇暴力事件类型,并对暴力风险进行预测,以了解导致暴力风险的因素,对调查中所涉及暴力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有价值因素提出干预方法用以研究预防措施,最终对预防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工作经验、法律意识、抢救水平、器械熟悉度以及患者就诊环境、缺少系统支持等问题都是导致暴力发生的因素,在进行了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系统教育后的第二次调查中,由上述问题导致的暴力发生明显减少,其他难以人为单方面改善的因素仍可导致暴力事件发生,对此采取了加大安保力度、增加安保人员等方式来保证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安全。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遭受暴力危害较多,应及时发现导致暴力的因素,积极寻找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暴力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组4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C组进行循证护理。于3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3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6个月后,C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A组、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在预后良好率,A组、 B组、 C组依次为5 0%、6 2.5%、 8 2.5%, C组高于A组、 B组(P <0.0 5), A组、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结论: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中行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服用阿司匹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前停用阿司匹林的时机选择。方法 109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分为停药3天组(36例),停药7天组(37例),停药10天组(36例),另选36例同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这些患者不同停药时间血浆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以及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停药3天组的血浆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聚集率(PAG)、P-选择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7天组、停药10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URP术后发现停药3天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7天组、停药10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建议停药7天后考虑行TURP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持续性健康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向患者宣讲相关知识并发放宣讲手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持续性健康教育方式。应用自护能力实施量表( ESCA)对患者结肠造口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造口颜色判断、造口袋更换、造口辅助产品运用以及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自行护理知识掌握、实施自行护理、个性化健康目标实现及依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7.5%,92.5%,97.5%,96.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74,6.874,7.873,9.872;P〈0.05)。结论个性化持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