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9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亚急性低剂量铅暴露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倩琦  陈荣华  秦锐 《卫生研究》2000,29(6):354-356
为探讨亚急性低剂量铅暴露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幼年SD大鼠分成6组,给予含不同剂量铅的饲料8周,观察铅暴露后大鼠血铅、T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8周后各剂量铅暴露组血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铅剂量的增加而呈阶梯状升高。各铅暴露组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CD4明显减少,CD4/CD8比例下降,CD8各组间差异显无显著性;血清TNF-α分泌异  相似文献   
42.
颅内动脉瘤绝大多数位于颅内动脉分叉处或分支处[1-3],发生在其他无分支部位的动脉瘤是非常少见的.而位于颈内动脉前肇动脉瘤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Ogawa等[4]报道74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仅有48例(0.6%),现将我们2007年发现并治疗的2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1青春期发育的研究现状 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启动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的一种重要神经激素,以脉冲方式释放至垂体门脉循环,刺激垂体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44.
蛋白激酶C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激酶C(PKC)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至少有12种同功酶。PKC能被多种激素、生长因子、神经递质激活,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神经传导、基因表达调节及肿瘤生长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叙述了PKC活化在肾脏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与遗传性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PKC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母乳中肿瘤坏死因子-α对新生儿保护性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观察母乳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α)及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形成TNF-α的水平变化,探讨母乳中TNF-α对受体儿的临床意义。结果:(1)母乳中具有生物活性的TNF-α存在,而且有一定含量,以初乳为高。(2)早产儿、足月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形成TNF-α比对照组低。由于母乳中有一定量TNF-α,若及早母乳喂养,受体婴儿获得足够量的TNF-α,有利于预防感染、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优生优育是指出生优质后代,给予优质养育。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首创“优生学”一词。进入本世纪50年代后,随着科学的发展,细胞遗传学的进步;羊水脱落细胞的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生化酶分析法和超声波、胎儿镜等的普遍应用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领域等  相似文献   
47.
1998年10月7日晚21:00~10月8日凌晨,石棉县小河坝中学134名学生发生头昏、恶心、腹痛等症状.县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经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为一起涂料污染学生宿舍所致的宿舍空气污染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观察双侧海马插管注射神经肽Y2受体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海马c-fo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Y2受体在学习记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双侧海马插管注射Y2受体的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c-fos基因在跳台法训练后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①反义组大鼠海马c-fos基因mRNA表达水平23.40±8.87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60.38±15.52和错义组53.14±11.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2.54,P<0.001)。但错义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大鼠海马c-fo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反义组大鼠海马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在海马CA1,CA3和齿状回分别为16.33±6.18,27.00±9.72和109.67±23.44,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和错义组,而错义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c-Fos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神经肽Y2受体可能是通过调节c-fos基因的表达参与大鼠的记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0.
注意缺陷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特征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国外常用的注意缺陷障碍动物模型SHR大鼠为观察对象,观察注意缺陷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特征。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清洁级SHR大鼠(注意缺陷障碍组)和WKY大鼠(对照组)各10只,鼠龄4周,均为雄性,体质量70-90g,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利用开场试验观察记录大鼠穿越的格子数、大鼠直立次数、理毛次数,以及粪便数,lat迷宫观察大鼠穿越角落的频数及直立和斜搭在墙上的频率,跳台试验记录每只大鼠受到电击后跳上平台的次数,以此作为学习成绩。24h后重新测试,在铜栅通电的情况下,直接将大鼠置于橡皮台上,记录第1次跳下橡皮台的潜伏期和5min内的错误次数作为记忆的成绩。 结果:10只SHR大鼠和10只WKY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白天及夜晚开场中SHR大鼠穿越格数及直立次数均较对照组WKY大鼠显著增多(白天:72.10&;#177;15.44,37.50&;#177;9.59,29.40&;#177;15.19,10.30&;#177;8.55;夜晚:83.70&;#177;11.78.49.00&;#177;7.94,42.00&;#177;18.12,14.10&;#177;10.45,P〈0.001)。②SHR大鼠在Lat迷宫中30min内,穿越角落频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均较对照组WKY大鼠显著增加(128.30&;#177;29.38,151.90&;#177;46.51,14.00&;#177;5.03;46.10&;#177;22.97,36.00&;#177;26.31,7.90&;#177;4.12,P〈0.001或P〈0.05);将其分为0~10min。10—20min、20~30min3个时间段来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延续,SHR和WKY大鼠穿越角落频数逐渐减少,但各个时间段内SHR大鼠穿越角落频数仍较对照组WKY大鼠显著增加(63.80&;#177;15.5,36.10&;#177;13.34,28.40&;#177;8.34:26.40&;#177;11.01,13.30&;#177;12.18,6.40&;#177;4.97,t=6.13,3.99,7.15,P均〈0.01)。SHR和WKY大鼠直立次数随着时间的延续也逐渐减少,但各个时间段内SHR大鼠直立次数仍较对照组WKY大鼠多(67.30&;#177;20.49,46.60&;#177;21.58.38.00&;#177;14.31;18.80&;#177;12.04,11.60&;#177;12.21,5.60&;#177;4.38,t或t’=6.41,4.46。6.85,P均〈0.01)。③跳台实验结果显示,SHR和WKY的学习能力差异无显著性,记忆测试时SHR大鼠的潜伏期与WKY大鼠也未见显著差别,但SHR大鼠的错误次数显著高于WKY大鼠(1.42&;#177;1.00.0.56&;#177;0.73.t=2.19。P〈0.05)。 结论:利用开场实验、Lat迷宫及跳台实验等多方法结合,可以简单有效的从多动、注意障碍、学习记忆等方面对注意缺陷障碍模型进行行为学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