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外科部位感染(SSI)风险量化评估的临床实践与意义。方法:制定SSI风险因素评估表。量化评估与记录手术患者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和手术中相关因素,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干预,预防SSI的发生。结果:实施术前SSI风险评估流程后,统计SSI发生率同比有下降趋势。结论:手术前进行SSI风险量化评估,可以提高感染预防的针对性,是提高预防SSI的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完善感染监控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明确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标准,严格按要求进行事件上报、分析与审核,实施护士—护士长—护理部的扁平化管理及主动上报零惩罚策略,使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方便了管理者对不良事件的实时监控,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3.
陈素兰 《中原医刊》2009,(10):74-7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正常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将米索前列醇25雌放置阴道后穹窿,每4小时1次,直到有规律宫缩;缩宫素组60例,以缩宫素2.5IU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引产。结果米索组总有效率为93.33%,缩宫素组总有效率为81.67%(P〈0.05),且米索组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短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及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且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性质紧张、繁忙,病人病情危急,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感染源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医院其他科室,皮肤和黏膜接触性感染成为手术室工作人员主要的职业感染方式.近年来,发达国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其主要经验是防护知识的普及和安全培训,以及广泛使用安全容器和器械[1].了解我国大型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性暴露状况,对探讨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被冠状病毒感染,由呼吸道飞沫传播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烈性传染病。传染的主要对象是与病人亲密接触者。医护人员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是主要的被感染对象,据资料报道,医护人员的感染率占总感染率的25.5%。对病人严密隔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是切断传染源、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现将笔者赴重庆市胸科医院参加非典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6.
幽门螺杆菌导致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红  陈素兰  张桂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0):3137-3139,314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宫颈癌的病因学相关性研究。方法快速Hp.尿素酶检测法。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为32例,感染率较高的是宫颈慢性炎症(18/32)(P<0.05),其中宫颈Ⅱ°糜烂最高(11/32);宫颈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为4例(P<0.05),均为鳞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最高的年龄组是40~60岁组(8/32)(P<0.05)。所有感染者除了1例是农村患者,其余均为城市感染者。结论该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和传播在宫颈由慢性炎性糜烂导致癌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在强烈地震后列车医疗队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436例伤员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 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结论 组建列车医疗队运送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途中应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盐酸氢吗啡酮联合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6年4月1日至5月1日行全身麻醉术后要求镇痛患者80例,经知情同意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氢吗啡酮联合PCIA组)与B组(灭菌注射用水联合PCIA组),各40例.采取双盲法进行临床研究,记录麻醉复苏时间及麻醉复苏评分,麻醉复苏期间生命体征变化、拔管时间及术后2、4、6、8、24、48 h术后镇痛回访,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瘙痒、术后躁动、肌肉颤触、呼吸抑制等.结果 与B组比较,A组麻醉复苏安静、镇痛效果满意,舒芬太尼用量为0 μg,而B组65.6%的病例主诉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舒芬太尼用量(4.42±2.54) μg.A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24 h内发生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瘙痒、术后躁动、肌肉颤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呼吸抑制.结论 皮下注射盐酸氢吗啡酮在有效作用时间内,可显著减轻麻醉复苏期间的疼痛,增加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并且不增加术后PCIA的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瘙痒、躁动、肌肉颤搐、呼吸抑制及其他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哌□啶对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结果.方法:取采用硬膜外阻滞施行中下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静滴哌□啶加咪唑安定(哌咪组)或哌啶加氟哌啶(哌氟组)作为硬膜外阻滞 的辅助用药,观察二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哌咪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哌氟组(P<0.05),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哌□啶配伍,抑制硬膜外阻滞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电话随访时间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外延伸护理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时间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外延伸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脑血管病出院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出院一周后的周一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100例在出院四周后的周一进行电话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门诊就诊、来电咨询比例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话随访时间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